当进食后的2~3个小时,随着吸收利用的血糖浓度增加,而胰岛细胞仍没有获得转化血糖的命令,一旦血糖浓度达到一定水平,胰岛细胞又过度反应,分泌过量的胰岛素,致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后继续下降,造成低血糖的症状。
有趣的是,当一段时间没有进食的时候,血糖反而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上。但这不表示可以不吃饭。
可以随身携带方糖或果糖、面包或饼干、果汁或含糖饮料等随时补充。有条件的话也可进食米、粉、面,一小碗即可,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如果症状不缓解应到医院进行治疗。
§§§第二节 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1怎样认定糖尿病并发症
王女士今年32岁,在外企上班,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应酬也很多。最近发现时常会有外阴瘙痒,以为是妇科病,就只用洗阴液清洗一下,但是视力却逐渐下降,而且吃得越来越多,人却越来越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王女士稍微查了一下,这不就是糖尿病的症状吗?她便去了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果然,被医院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自测吗
是的,通过一些症状反应和一些药物试验结果,人们可以自测是否患了糖尿病。
怎样从自己身体的变化认定糖尿病并发症
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怎样从自身的变化上看出糖尿病并发症的痕迹呢?
1皮肤瘙痒,容易长疖子,还有一种叫做胫前黑斑的表征。腿上一碰黑一块。还没消掉,又一块,又是黑的。以致腿前面都是黑的。糖尿病患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表现。
2视力不好。远处近处都看不清楚,这并不见得是眼科并发症,而是因为血糖高了,眼睛受损而引起。
3可能也有一些并发症,像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还有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如儿童患糖尿病就要影响其生长发育。
4最典型的是“三多一少”,“三多”是指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都比正常人或比自身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伴有体重和体力下降,此为“一少”。
5多数糖尿病患者不见得消瘦,就是体重比最重的时候略有下降。只要你发现自己现在吃饭比原来多,喝水比原来多,但体力并不好,很多人这时候实际血糖已经达到糖尿病的标准了。
来做一道糖尿病自测题吧。
请你根据最近三个月的身体状况,在符合自己情况的项目后面画对钩。特别是尿糖或血糖值高的人要经常进行自查。
1经常口渴,饮水多。()
2尿频且量多。()
3食欲亢进,贪吃甜食。()
4浑身无力,极易疲倦。()
5易生疮疖难以治愈,常有皮肤瘙痒。()
6家中(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患者。()
如1~5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画对钩,要立即做糖尿病的各项检查。如果选中了第6项,无论前几项是否选中,为慎重起见,都要做糖尿病的各项检查。因糖尿病初期很多人都无自觉症状,所以如果有条件,每人每年都要做一次尿糖检查。
不同阶段的糖尿病患者的自测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自测方法随病情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不能千篇一律,以免耽误病情。
1.胰岛素强化治疗、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或在改变治疗方案时的患者:每日检测三餐前和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凌晨3时和餐后2小时血糖。
2.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检测1~2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3.有低血糖症状者:随时测定血糖。
4.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者:每周可测数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5.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检测1~2次餐前或餐后2小时血糖。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测试结果,一旦有糖尿病的倾向,还是及时就医比较安全。
2该怎样预防隐性糖尿病
房大爷因心梗被送去急诊救治,度过危险期后,经检查发现他还患有糖尿病,这引起了房大爷的极度困惑。
房大爷讲,他一直以来都知道自己心脏不好,但从未注意到还患有糖尿病。专家解释说,房大爷患的是隐性糖尿病,这种疾病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杀手,一直在吞噬着他的健康,这次心梗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隐性糖尿病的存在。
没有症状就没有糖尿病吗
不是的,糖尿病往往被其他的常见病所掩盖,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
怎样预防隐性糖尿病
患了糖尿病仅依赖于医生的治疗自然远远不够,患者应主动参与病情的控制。预防隐性糖尿病,平时生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患者应按医生指导的食谱进食,并保证按时进餐。饮食控制主要是米、面或其他淀粉类食品,忌吃糖,对副食品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