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低调做人的密码全集> 第9章 行为低调:莫在人前出风头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行为低调:莫在人前出风头 (4)(2 / 3)

人宣告,说与做的完美结合,才是成功之本。

一旦你坚定了信念,就要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赶紧行动起来。这会使你前行的车轮运转起来,并创造你所需要的必要的动力。正如一位演讲家说过的那样:“说空话只能导致你一事无成,要养成行动大于言论的习惯,即使是很艰难、很巨大的目标也能够实现。”

詹姆·威廉斯说:“与其兴之所至才击节高歌,不如先引吭高歌带动心情。”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他的态度,天下最可悲的一句话莫过于“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认为,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于能知,而在于能行。于无穷处全力以赴,你会发现眼目所及之处仍有无穷天地。同样,英国著名首相本杰明·笛斯瑞利曾指出,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绝不会有满意的结果。

8.“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

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切忌恃才自傲,自命清高,目中无人。锋芒太过暴露会很容易遭来别人的嫉恨,也会更容易给自己树敌。尤其是刚涉世不久的年轻人,更应该谨记这一做人原则,做人做事,不要太锋芒毕露,切勿张扬,否则将会成为他人妒忌的对象,从而也不利于个人的立身处世,历史上因功高盖主,不知给多少下属臣子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在与人交往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低调,有时也要适时“装疯卖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因别人说错的一句话,而对他的错误加以指责。聪明的人懂得运用对方的聪明,来迷惑对手,在对手得意忘形时,给以重重的打击,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出奇制胜,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才能笑到最后。

藏锋显拙,保全自我

魏明帝时,曹爽与司马懿同执朝政。刚开始的时候,每逢军国大事,曹爽都不敢独自做出决定,均要与司马懿进行商议,后来,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曹爽引荐了一些人为心腹,驾空了司马懿。司马懿虽然身为太傅,但却没有丝毫实权,无力与曹爽抗争,只得装作生病,以躲避曹爽的锋芒,伺机而动。

然而,曹爽并没有放松对司马懿的敌意,一直想寻找机会除去他。当李胜升为青州刺史的时候,曹爽表面吩咐他前往司马府辞行,实则探听虚实。聪明的司马懿自然知道李胜前来的用意,就发不理,衣冠不整地坐在床上,假装生病。当李胜来后,他故意整理了一下衣服,但衣服却掉在地上。当下人呈来一碗粥,喝粥的时候,司马懿咧着嘴,粥汁顺着口角流到胸前。

李胜见到此种状况,便装模作样地说道:“只是听人说太傅旧病复发,但没想到会病到如此地步,现在我要调至青州刺史,特意前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听到后,连忙说道:“并州靠近北方,你务必要小心才行!”

李胜连忙纠正性地说道:“我是赴任本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噢,原来你是并州来的!”

这时,李胜加大声音说道:“是啊,山东的荆州!”司马懿稍稍明白过来,说:“君还本州做刺史,盛德壮烈,好建功勋,我年老沉积,危在旦夕,我与你此别以后,恐怕以后再也见不到面了……”又哭着说道:“你看我都这样了,两个孩子都不成才,还望你多多照顾!”说完,便故意装作昏厥。

当李胜告知曹爽这一切时,曹爽大喜,从此就放松了对司马懿的防范。正是由于如此,才使司马懿有机会把曹爽及其党羽全部处斩,掌握了魏朝军政大权。

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光凭自己的满腔热情、雄心壮志和赤胆忠心是远远不够的。若要成就大业,就要讲究策略,在环境不利于我们的情况下,待机而动就是一种很有利的计谋。司马懿是一个扮猪吃虎的高手,他采取的是一种麻痹对手的方法,为了保护自己,以装疯卖傻、装聋作哑而蒙混过关。正是多亏他的这种“藏锋”好方法,才使他得以保全性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落难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装疯卖傻,甚至还亲自尝吴王夫差的“粪便”,他是真的“傻”吗?并非如此。他所表现的正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明则保身的智慧。

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如此。在遇到困境时,首先要看清楚自己的处境,放下身段,藏锋显拙,等待时机,以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锋芒太露,要懂得及时收藏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低调做人是聪明的表现,糊涂也是聪明的表现。每个人都集聪明与糊涂于一身,重要的是要能做到该聪明时就聪明、该糊涂时就糊涂、该装“笨”时就不要聪明。只有这样,才能抢到先机,遇事要随机应变。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还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范蠡,春秋战国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足智多谋的范蠡到越国后,辅助勾践二十多年,立下了无数的功勋。在勾践伐吴时,范蠡曾经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