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或遂生還耳,因用前韻挽中丞二首直節朝中孰抗行,王陵少憨足爭衡[1]。魯公徒舐中丞血,藍面由來太薄情[2]。其入賊巢,聞爲當道某公所迫遣。
功業韋丹意稍強,碑辭誰爲紀金湯[3]。癸丑守江西會垣功最偉。歸裝舊劄頻篘看[4],餘奉諱辱書存問,以道梗,因循未答,至今耿耿。長共遺民墮淚行。
【校注】
[1]抗行:堅持高尚的行爲。王陵:漢沛人,助劉邦建漢,官至右丞相。
[2]魯公:即顏真卿,官封魯國公。
[3]韋丹:唐顏真卿外孫,興教育,後爲江南西道觀察使等職。金湯:即金城湯池,金屬造的城,沸水流淌的護城河。形容城池險固。
[4]篘:chōu,濾酒用的竹具。
春間妄上封事,聖恩不罪,且復起用,
因母病再疏乞養,複蒙恩允,恭紀聖主求言朝政新,小臣迂憨竟忘身。已聞下詔矜愚悃,更許還鄉奉老親[1]。策比劉蕡慚未逮,情如李密聽重陳[2]。客歲乞養已得請。廿年毫髮曾無補,又向湖湘作幸民。
【校注】
[1]愚悃:謙指自己的誠意。悃:kǔn,誠懇,至誠。
[2]劉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人,生卒年不詳,唐代進士。性沉健善謀,通曉春秋,常言古代興亡諸事,有救世之心。唐文宗年間,于舉賢良對策時,極力勸諫皇帝誅殺權奸、宦官,惜不爲皇帝賞識,遂落第。李密:晉李密曾作《陳情表》,辭官養親。
聞江南官軍屢捷簡霞舫
江介煙塵掃漸清,秋山葉下旅魂驚[1]。飛狐上黨三年客,灌水湘山萬里程。孺子尚依陳太守,叔孫方致魯諸生[2]。還鄉可並騎黃鵠,與子風流二老成[3]【校注】
[1]江介:江左,指長江以東之地。
[2]孺子:徐孺子(七九至一六八),名稚,孺子爲其號,豫章北瀝村人。自幼家境貧寒,但刻苦讀書,年輕時就聞名于海內,清貧自樂,是東漢有名的高士。陳太守:即陳蕃,漢末重臣,桓帝時曾任豫章太守,有禮賢下士的高邁風範。唐王勃《滕王閣序》:“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叔孫:即叔孫通,又名何,薛(今山東滕縣東南)人,以文學見長。秦時,爲待詔博士,後歸漢。在輔佐漢高祖劉邦建設西漢政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黃鵠:指離鄉的遊子。老成:複姓。古有老成子,著書十八篇。
觀河南兵過赴關中二首
勝尚書大軍已入關,後隊至陝州,爲賊所隔,因渡河改由太行而西,隊中有回勇。
聞道關西亂,元戎亟啟行。花門有同類,後至亦從征[1]。大度銷嫌忌,群凶樂戰爭。舊時秦父老,余嘗守關中。爲爾涕縱橫。
胡越一家久,朝廷齊視均[2]。如何犬羊性,不戴詔書仁。古有潢池弄,今無討伐伸。千村化荊杞,空悵點行頻[3]。
【校注】
[1]花門:山名,在居延海北三百里。唐初在該處設立堡壘,以抵禦北方外族。天寶時爲回紇佔領。後因以“花門”爲回紇的代稱。
[2]胡越:胡與越。亦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3]荊杞:指荊棘和枸杞,皆野生灌木,帶鉤刺,每視爲惡木。因亦用以形容蓁莽荒穢、殘破蕭條的景象。點行:謂按名冊強徵服役。
南歸寄別霞舫一百韻
潞澤秋風落,幽并古塞長[1]。霞舫所居廣昌,古飛狐塞也。昔屬山西,今隸易州[2]。雁兒來自早,牛女永相望[3]。已恨飛狐遠,難逢尺鯉將[4]。相思餘贈帖,見寄大觀帖曰:以爲相思之券。有約記連床。夙有退歸之約,冷節風吹帽,清宵月照梁。令威今化鶴,屬國尚看羊。迹以去留異,情尤離別傷。從茲類刑尹,相避似參商[5]。會合知何日,窮愁悵共當。聊將箋十樣,寫寄淚千行。憶昔少年日,齊趨文戰場。兩家皆子弟,一脈溯安陽。世業均詩禮,清流合灌湘。先人漢循吏,祖德魯靈光。我愧三珠樹,君穿百步楊[6]。後塵望旌旆,前簸讓麩糠。余鄉薦忝在前。賓席歌鳴鹿,公車服上驤[7]。回看冠蓋裏,初遠水雲鄉[8]。小草辭山出,高槐踏市忙。盍簪來帝里,賃廡借僧房[9]。同隊魚游廣,超群鶴立昂。心知逢伯樂,兄事得元方[10]。豈但憂欣共,深期過失匡。芝蘭同臭味,藥石起膏肓。契比漆膠固,情如金玉相。乍親從久敬,暫別愈難忘。再赴南宮試,仍陪北道裝[11]。雕盤開廣漠,驥步展康莊。接武看花陌,聯鑣碎錦坊。柯亭供嘯詠,蓬苑快翱翔[12]。妙畫銀鉤爛,長才玉尺量[13]。詩成謝康樂,墨妙董其昌[14]。霞舫學香光書逼真。健筆淩鸚鵡,新思吐鳳凰。定教壓元白,自可頡盧王[15]。況有神仙侶,都爲意氣郎。客來春埽徑,花好夜傳觴。奇傑交龍壁,少鶴。風流接妙香[16]。翰臣。圍爐吟榻暖,射覆酒鉤藏[17]。共詔金錢會,酣眠錦瑟旁。茶園微雨歇,槐院小風涼。斜市櫻桃熟,豐臺芍藥芳。金貂持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