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 第19章 卷五古近體詩六十六首(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卷五古近體詩六十六首(1)(1 / 4)

起乙卯之春,止乙卯之冬,自夔州還成都,擢京尹,由秦、豫赴京之作[1]

【校注】

[1]乙卯: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年。

夔州十首[1]

暫息夔門棹,初登瀼上堂[2]。今夔州治瀼西[3]。年光隨逝水,詩思換垂楊[4]。春逐錦江至,雲添巫峽長。山城聞好語,黔、楚皆有捷書至。結伴憶還鄉。

人日今年好,如聞踏磧遊[5]。永安宮外草,灩澦石前舟。山暖花爭發,灘平水亂流。橈歌聽不得,恐惹北人愁[6]。

城中賢府主,我友老聃孫。白雪翻新調,春燈點上元[7]。太守李雲生文瀚曾刺鄜州,與余相識,工詞曲,有《銀漢槎》各傳奇行于世[8]。槎隨銀漢遠,曲共竹枝論。記否鄜州月,團圞話酒樽。

小雨連城暗,行雲入峽低。牽船牢上下,送客瀼東西。烏鬼舊風改,白鹽春雪迷[9]。園蔬成早摘,菜把慰羈棲。夔州土候甚暖,蔬菜早出。

鹽船入三峽,繡服有光輝。戲用范石湖詩語[10]。官地群蛙肅,春江畫鷁飛[11]。感因寬大詔,言畏有無譏。軍食罷供給,還令天下肥。時方籌立鹽關。

何年行客館,得傍永安宮。柱礎迷今雨,弦歌換古風[12]。所居試院鄰府學,即永安宮故址,相傳學宮柱礎猶是當時故物[13]。山排當檻綠,花落過牆紅。野寺隨煙滅,遑論玉殿空。

二月瞿塘路,扁舟峽裏行。山桃如雨落,春水伴愁生!檣上神鴉集,村中社鼓鳴[14]。雲安麯米好,一盞就徐傾[15]。

巨石障東流,瞿塘不可留。試傾三峽水,難洗一堆愁。直下黃牛廟,回看白帝樓[16]。人心有如此,寧與世沉浮。

巫峰高十二,娟妙是朝雲[17]。神女知何處,哀猿不可聞[18]。江波流遠夢,山木帶斜曛[19]。解識靈芝意,空傳宋玉文[20]。

城南梓潼廟,舊是武侯祠。以王梅溪記考之,正當其處[21]。古柏隨神化,平沙俯陣迷。春江花月夜,樂府竹枝辭[22]。莫上高樓望,滄桑事事悲。

【校注】

[1]夔州:唐武德二年以信州改名,治所在今重慶奉節縣。

[2]瀼:ràng,瀼水,水名,即今重慶奉節縣東草堂河,源出縣東北,南流入長江。

[3]瀼西:指今重慶奉節縣瀼水(草堂河)西岸一帶。唐杜甫曾居于此。

[4]逝水:指一去不返的流水。比喻流逝的光陰。

[5]人日:舊俗以農曆正月初七爲人日。

[6]橈歌:船歌。橈:ráo,指小船。北人:泛稱北方之人。

[7]白雪:古琴曲名。傳爲春秋晉師曠所作。喻指高雅的詩詞。上元:節日名。俗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也叫元宵節。

[8]李文瀚:清宣城人。鄜州:地名。在陝西富縣。鄜:fū。

[9]烏鬼:川俗事奉的鬼神名。或稱烏蠻鬼。白鹽:山名。在重慶奉節縣東。

[10]范石湖:宋范成大晚年居于石湖,孝宗書“石湖”二字以賜,因自號石湖居士。石湖:湖名。在江蘇蘇州市西南,吳縣與吳江縣之間,西南通太湖,風景優勝。相傳爲范蠡入五湖之口。

[11]畫鷁:《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鷁首,浮吹以娛。”高誘注:“鷁,大鳥也。畫其像著船頭,故曰鷁首。”後以“畫鷁”爲船的別稱。鷁:水鳥名。形如鷺而大。羽色蒼白,善高飛。

[12]柱礎:承柱的礎石;柱下的基礎。弦歌:古代傳授《詩》學,圴配以弦樂歌詠,故稱“弦歌”。後因指禮樂教化、學習誦讀爲“弦歌”。

[13]試院:舊時科舉考試的考場。

[14]神鴉:指巴陵附近逐舟覓食的烏鴉。社鼓:舊時社日祭神所鳴奏的鼓樂。

[15]雲安:今重慶雲陽縣。麯米:“麯米春”的省稱。泛指酒。

[16]黃牛廟:又名靈感廟,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黃牛山上。

[17]巫峰高十二:巫山有十二座主要的山峰。娟妙:秀美。

[18]神女:謂巫山神女。《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李善注引《襄陽耆舊傳》:“赤帝女曰姚姬(一作“瑤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陽,故曰巫山之女。楚懷王遊于高唐,晝寢夢見與神遇,自稱是巫山之女。”又《神女賦》序:“楚襄王與宋玉遊于雲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王異之,明日以白玉。”按,所雲神女之夢,事本假託,爲寓言諷主之作。

[19]斜曛:落日的餘輝。

[20]靈芝:傳說中的瑞草、仙草。比喻傑出人才。

[21]王梅溪:即王十朋(一一一二至一一七一),字龜齡,浙江樂清人,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任泉州知事。

[2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