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慈恩看題塔,蒼梧雲黯九疑南[4]。
梓桑持節往來頻,中丞曾陳臬吾鄉,早擬文章謁後塵[5]。恰遇佳時忙舉子,更將險韻學高辛[6]。定秦久荷甄陶力,典郡空迷簿領身[7]。鈞軸即歸三日事,舊時冠劍待公新。
【校注】
[1]氛祲:指預示災禍的雲氣。比喻戰亂,叛亂。碧石簪:唐韓愈有“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詩句,概括了桂林山奇水秀的特點。此借指桂林。
[2]金田:地名。金田村。在廣西桂平縣北部。一八五一年洪秀全、楊秀清等在這裏舉行武裝起義,稱“金田起義”。
[3]廣座:眾人聚坐的場所。憲府:御史臺。孔戡:唐人,以直聲聞名。白居易有《哭孔戡》詩:“洛陽誰不死?戡死聞長安。我是知戡者,聞之涕泫然。”
[4]九疑:亦作“九嶷”。山名,在湖南寧遠縣南。相傳舜死于南巡之中,葬于九嶷山。
[5]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爲憑證。
[6]舉子:生育子女。險韻:險僻難押的詩韻。
[7]甄陶:化育;培養造就。喻天地,造化。典郡:主管一郡政事,謂任郡守。簿領:謂官府記事的簿冊或文書。
華清行館[1]
門外津陽舊路通,階前雲樹識新豐[2]。峰回玉蕊留孤館,洞鎖金沙失故宮。古木氣蒸溫液潤,秋山葉下夜廊空。夢題裙帶誰驚覺,阿濫堆呼繡嶺風[3]。
【校注】
[1]華清行館:即華清宮。
[2]津陽:即津陽門,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南,爲唐華清宮外闕。新豐:縣名。治所在今陝西臨潼縣西北。本秦驪邑。漢高祖定都關中,其父太上皇居長安宮中,思鄉心切,鬱鬱不樂。高祖乃依故鄉豐邑街里房舍格局改築驪邑,並遷來豐民,改稱新豐。據說士女老幼各知其室,從遷的犬羊雞鴨亦競識其家。太上皇居新豐,日與故人飲酒高會,心情愉快。後乃用作新興貴族遊宴作樂及富貴後與故人聚飲敘舊之典。
[3]阿濫堆:唐玄宗所作的曲名。本爲鳥名。俗名告天鳥,其鳴聲相續,有如告訴,至爲動人,故以其聲翻曲。繡嶺:山名。在今陝西臨潼縣驪山上,有東繡嶺、西繡嶺。以山勢高峻,如雲霞繡錯,故名。
臨潼雜詩[1]
長樂阪前去,銅人原上過[2]。灞橋秋水闊,豐樹夕陽多。霜減津亭柳,風收野圃荷。川原真淨麗,夜色漸潼河[3]。
樓榭高低出,雲煙紫翠凝。酒旗風獵獵,見鄭嵎詩。樺燭火層層[4]。七夕長生殿,千枝半嶺燈[5]。夜堂懷往事,涼月掛枯藤。
尚有哦詩興,誰雲作吏忙?晚眠昭應縣,晨酌帝臺漿[6]。驪山絕頂曰帝臺鄉[7]。白石真容古,驪山古迹唯老子像存,開元中采太白山白石爲之者也,青蘿輦路荒[8]。仙人駕文鹿,翠柏滿山香。山多古柏。
石甕前朝寺,雲門百丈開。金鈿留影照,玉虎引絲回[9]。黃葉迷行客,是日欲往,以路遠而險,不果。紅樓換劫灰[10]。祇應東繡嶺,流恨滿山隈。
秋色連鴻阪,晨光下鹿槽。山川舊形勝,撫字識心勞[11]。仙姥宜祈雨,驪山頂有老姥祠,禱雨輒應。時不雨已四十餘日矣。居民未賣刀。回看賢令尹,時與劉述舫大令偕遊驪山。此責在吾曹[12]。
【校注】
[1]臨潼:今陝西臨潼縣。
[2]長樂:即長樂坡,在今陝西西安市郊。
[3]潼河:水名。在陝西潼關縣境。
[4]鄭嵎:唐長安人,大中進士。
[5]七夕:農曆七月初七之夕。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會。舊俗婦女于是夜在庭院中進行乞巧活動。長生殿:華清宮殿名,即集靈臺。借指唐玄宗和楊玉環事。
[6]昭應縣:今陝西臨潼縣。
[7]驪山:在陝西臨潼縣東南,因古驪戎居此得名。開元:唐玄宗年號。太白山:山名。在陝西眉縣東南。
[8]青蘿:松蘿。一種攀生在石崖、松柏或牆上的植物。輦路:天子車駕所經的道路。
[9]金鈿:指嵌有金花的婦人首飾。玉虎:虎形的玉器或裝飾物。“玉虎引絲回”句引自唐李商隱《無題》:“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10]劫灰:本謂劫火的餘灰。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譯經上·竺法蘭》:“昔漢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問東方朔。朔云:‘不知,可問西域胡人。’後法蘭既至,眾人追以問之,蘭云:‘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後因謂戰亂或大火毀壞後的殘迹或灰燼。
[11]撫字:謂對百姓的安撫體恤。
[12]令尹:泛稱縣、府等地方行政長官。
自灞橋夜歸長安
朦朧星月動虛沙,犯夜無愁醉尉遮。手版拋餘公事了,肩輿歸去客途賒[1]。郵亭火映熒熒葉,春岸橋臨短短花。明日城中更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