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 第7章 卷二古近體詩一百一十首(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卷二古近體詩一百一十首(2)(2 / 4)

,雪泥重引舊飛鴻[2]。文章豈爲科名用,顛倒今知造化工。疑有蛟龍隨夜雨,祇應桃李笑東風。何須添燭催吾輩,春色三分二已空。

君恩未報拜恩稠,但撿初心得自由。卞氏何慚文仲面,歐公願出子瞻頭[3]。從知仙樂無凡響,坐惜明珠有暗投。自古戰場憑吊苦,況從壁上見殘蹂。

會經堂後雙叢杞,春老無人翠壓莖。遠勝園官供菜把,慣隨菊蕊饌先生。蕭閑院落煎茶地,悉窣階庭振紙聲。吏人求書者甚眾,院中唯聞紙聲索索然。飽食猶堪酬筆債,也將塗抹償春晴。

【校注】

[1]禮闈:指古代科舉考試之會試,因其爲禮部主辦,故稱禮闈。

[2]橐:tuó。橐筆,古代書史小吏,手持囊橐,簪筆于頭,侍立于帝王大臣左右,以備隨時記事,稱作持橐簪筆,簡稱“橐筆”。語本《漢書·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爲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十年。”顏師古注引張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負橐簪筆,從備顧問,或有所紀也。”後亦以指文士的筆墨耕耘。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

[3]歐公:即歐陽修。子瞻:即蘇軾。歐陽修曾對蘇軾大力扶持,曾說“老夫當讓此人出一頭地,後數十年更無讀吾文者。”

次答松滋明府陸龍川丈錫璞寄示皇木堤成紀事二首

災沴頻年困薦臻,陸侯誠禱信通神[1]。陸禱于神,水爲之退。一江飛雨親危險,百堵嗷鴻恤苦貧。自有經綸成保障,更將詩句勉勞人[2]。從知瘡痏今全復,入耳弦歌變慨呻[3]。

新詩寄我意何長?建樹彌多未可量。如此清才非百里,豈徒治迹比通洋[4]。平生學業知無負,時世艱危望共當。鄙吝重思親叔度,楚雲江岫隔蒼蒼[5]。

【校注】

[1]沴:lì,舊謂天地四時之氣不和而生的災害。薦臻:接連到來;屢次降臨。

[2]經綸:《周易·屯卦》象辭有“君子以經綸”語。清理絲緒,加以排列,叫經。把同類的絲組合起來,叫綸。以喻籌畫國策,處理國家大事。

[3]瘡痏:民生凋敝困苦的景象。痏:wěi,毆人皮破血流者爲“痏”。泛指創傷。

[4]通洋:與海外往來。

[5]叔度:漢廉範字。範爲名將廉頗的後代。其事迹見《後漢書·廉範傳》。後用以讚頌爲百姓謀福利的官員。

題畫

野田山水稱幽棲,橘刺藤梢未便迷。佳日門前攜稚子,晚風衰柳聽蟬嘶。孫烈婦詞

烈婦歷城人,夫遠出,爲強暴所逼,閉置一室,鞭撲交下,矢志不移,卒以餓死。

薇蕨西山老歲華,後來龔勝謝枋得亦堪嗟[1]。高風已覺寰中渺,大節偏從壼內誇[2]。鞭撲陳情驚董卓,風塵上計悔秦嘉[3]。從容不比柏舟誓,幽室全貞慘莫加[4]。

【校注】

[1]謝枋得:宋朝詩人。

[2]壼:kǔn,古時宮中道路。引申指內宮。亦泛指婦女居住的內室。

[3]陳情:陳訴衷情。董卓:東漢末年亂世奸臣。秦嘉:東漢詩人。《玉臺新詠》有嘉《贈婦詩》三首。嘉妻徐淑答詩一首,敘夫婦惜別互矢忠誠之情,爲歷代所傳誦。

[4]柏舟:本爲《詩·墉風》篇名。《詩·墉風·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絶之。”後因以謂喪夫或夫死矢志不嫁。三月二十七日,闈中夢題王定甫錫振農部畫扇

群峰高摩天,香草迷路出。澗水清見底,據石濯吾足。偶逢樵者問,應是仙人窟。云彼亦不知,長歌紫芝曲。

闈中食杞並引

貢院會經堂後,有叢生杞。甲辰分校,嘗采食之,有詩記其事。其秋以京兆試再入,搖落不復可食。乙巳又至,則春條加密焉。既撚攬其盛衰,復感其地僻無人知,且知味者鮮也。仍作詩以俟後來同好者,庶幾毋終淪榛蕪焉。

我笑天隨生,苟且厭粱肉。庭莎雖未剪,齒牙自慚恧[1]。亦笑密州守,咀嚼閑草木[2]。妄思延年壽,對案幾顰蹙。寧知天下味,真者在蔬蔌[3]。況此佳杞苗,天精散幽馥。回甘自苦餘,可愛固勝菊。我生藜藿充,愧耗太倉粟[4]。寒菜猶齩根,舉家慣食粥[5]。校士荷詔恩,三至歷寒燠[6]。秋葉一隕黃,春條再垂綠。後堂尋詩地,采掇動盈掬。菜把辱官庖,陳根致萊菔[7]。有肉色如墨,有雞小于鶩。爾杞雜其間,賴以果吾腹。同來所未見,笑謂堆苜蓿[8]。殷勤勸之嘗,苦口疑有毒。文章固如是,最下乃甜俗。君知郊島澀,終勝元白熟[9]。具眼擢孤芳,毋令閉幽獨。吾詩但侑食,敢效蘇與陸[10]。

【校注】

[1]恧:nǜ,慚愧。

[2]密州守:指蘇軾。蘇軾曾任密州太守。

[3]蔬蔌:蔬菜之統稱。蔌:sù。

[4]藜藿:藜和藿。亦泛指粗劣的飯菜。太倉:古代京師儲穀的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