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九鼎> 第226章 第二二一章 竞折腰(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6章 第二二一章 竞折腰(二)(1 / 2)

由于方贤之前在坡丘上的一番豪壮之语,当林中的军士得知白夏有近万人马驰击而来时,军中并没有生起多大的动静,更没有人主动言退。即便在密密麻麻白夏军马出现在林子的雪中时,林子中的大梁将卒也仅仅是有些紧张而已。

方贤心知自己的兵力不足对方的两成,换而言之,若想打赢这场仗,己军必须是每个人要战胜五个敌人。

很显然,这般硬碰硬,完全是不可能赢得此战的。

方贤在得知对方的人马之数后,很是头痛。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但避而不战更是不行。毕竟,他的任务是尽可能多的拖住白夏大军人马,以分缓景泰城的压力。

他很清楚现在的景泰城对大梁与白夏两国都意味着什么。若能守住景泰城,则白夏大军就无法安心在河西陈兵以拒帅司援军。若是失城,那么白夏国在河西之地便有了依托,无论到时能否守住在河西所设的防线,都能进退自如。而帅司援军过后,要想再进一步驰援震武,则必须分出重兵防守得了景泰城的白夏军马。

这些轻重缓急方贤还是能分辨得出来的,所以,他早在哨探发现马明丰逃出后,一面急命李秋前往接应李顺的顺义军,并让他与李顺会合后,驻马按兵,相战机而动。一面调胡二胡十兄弟的两个都队会合吴晋吴唐,同样使人书计于信,伺机从外策应。

遣出李秋与胡二兄弟等三个都队后,林中的人马就更显不足,即便后来又零散的收拢了一些从长城防线溃下来的朱冬残部,人马之数也不过八九百。

才将林中众军布令妥当,便听见林外蹄声如雷,立于高处一看,只见林子多的雪茫中渐渐浮出一道长长的较为显眼的黑线。

转眼之间,黑线便到了林外两里处,只见对方人马如羽翼一般渐渐展开,瞬间便将林子围了大半。再看时,雪中的却不再是黑线,而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黑云。白雪,黑云,两下相映,分外显眼。

望着林外遮天的旗帜、如林的枪矛,方贤回头看向已去了甲胄的花道水。

花道水点头回以一笑,理了理身上的布衣,翻身上马,立于马上,高声大喝了一声:“谁敢与我同往白夏军前一趟?”

原本见到白夏如此军势的林中众军大都本能的心生紧张恐惧,可经卸甲而着布衣的花道水上马一喝,身上的血不由为之一热,纷纷上前请命。

花道水是林远、沙无用等人的结义大哥,此等情势下,身为主将的方贤自然不能亲往,故而他两人与赫连虎及左老六相争的尤为激烈。

众人相争中,忽听得一人高声说道:“不就是去白夏军前打个招呼么,何用几位都头出马?”再朝方贤行了个军礼,道:“罗大眼请随花文案去跟外头的白夏主将打个招呼。”

这罗大眼方贤是知道,他是林远最为得力的亲信。见他整甲请命,方贤颌首笑允道:“你眼大于常人,此去敌军阵前,莫要忘了看看他们的刀枪可有我军的锋利,莫要忘了看看他们身上的铁甲可有我军将士们的血肉坚厚。”

他这话完全是为了向林中众军表明自己的血死之志。

战场之上,将若无贪生之念,卒则无苟活之心!唯有主将明死志,才能令得士卒赴死杀敌!

望着花道水与罗大眼绕林而出,缓缓行近白夏大军阵前,方贤闭目一叹,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除了正缓马接近白夏军阵的花道水……

……

在上官道等一众西北帅司文武陪同下,太子宋宣携蜀王宋康及太尉言等出了固原城,登上城外数里处的一座雪山,立巅凭目,迎雪远眺。

望着银妆素裹的大好河山,蜀王当场意气风发地作诗两首,众人听了,在固原侯伍长清父子的引领下纷纷击掌相赞。

上官道正犹豫着要不要稍稍给蜀王一些面子,随众和上一声,却听得立于崖边的太子宋宣忽地仰天一声长叹。

上官道忙上前一礼,问道:“殿下正直青春,却何以望天而叹?”

其实,他心知太子所叹者为何,再加上对蜀王的意气风发甚是不满,故而接口相问。

果然,太子又是一声长叹后,肃脸沉声说道:“江山如此多娇,奈何风雪凛冽!”

随行的众人无一不是人精,怎会不明白太子所说的凛冽风雪是什么。

至少,在上官道看来,如果大梁的四大奸臣是朝中的寒风,那么眼下的白夏国则是这覆盖大梁江山的皑皑白雪。

大梁内有寒风,外有严雪,风雪交加,内忧外患,身为当朝太子的宋宣岂能不心急如焚!

经太子这么一说,蜀王宋康的脸登时唰地一下变成雪色。他心里很清楚,自家大哥适才所言,说的不止是大梁眼下的处境,更是在提醒他凡事当以大梁江山万民福祉为重。

随行的人精们也立时看了出来,这兄弟两人之间的暗战,蜀王因太子的轻轻一叹而溃败。

既然立在大梁山巅的两个大物对上了,随行的诸人哪里敢往这场争锋中伸手插腿,皆老老实实地闭上了嘴。

正当众人在这山顶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