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九鼎> 第13章 第十二章 弹剑论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第十二章 弹剑论道(1 / 2)

“据《孙膑兵法》中所载,剑乃黄帝所铸,当时黄帝便是凭剑在逐鹿之战中击败了蚩尤。”

青袍道人问道:“你可知道泰阿宝剑?”

方贤点头道:“知道。”

“那你可曾知道因为此剑而引发过一场大战?”

“何战?”

青袍道人抖了抖衣袍,缓缓说道:“当年晋国出兵楚国,就是为了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宝剑。晋国当时极为强大,一时之间,晋军破楚国无数城池,列兵楚国国都。而后晋国在最后一战中竟被击败,据说此战之胜,便是因为楚王手持这泰阿宝剑得了剑中的天地之力,由此可知其剑的魅魄之力。”

“其后,剑的再次巅峰对决,便是荆轲的短剑与秦始皇帝的长剑之战。但,你也应该知道那时的剑皆是青铜之剑,由于铜的特性,剑极其折损,所以剑身也不能太长。直至汉时,方才出现了比铜剑强硬锋利得多的钢铁之剑。而那时的剑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全在于百炼钢之法。”

方贤虽然听不太明白青袍道人为何讲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但他还是认真地听他继续讲下去,直觉告诉他,剑应该在某些地方与刀一定是相通的,只是他眼下不知道罢了。

方贤对于百炼钢很是不解,因为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但他知道,如若能多多了解这方面的东西,对自己日后的成长发展会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于是他问道:“敢问真人,何谓百炼钢?”

青袍道人正色道:“剑,真正的剑是极其讲究的。战国之末,便已出现了炼铁之术,然而那时只是把铁矿石在较低的温度下冶炼,如此冶炼而出的铁疏松多孔,称之为绵铁,故此其硬性不高,不适合铸兵。当时的青铜剑硬性足够,但柔韧性不足,剑脊太薄则一折而断,剑脊太厚,则会影响到剑的份量和锋锐度,从而影响到交战的局势,且无论剑是厚是薄,在交战对碰中又容易损折。”

“直至汉时,用以高温冶铁,而后百般锤炼而成锋利无比的钢铁之剑。何谓百炼钢?当以高温冶炼出铁之后,还不能直接当成材料铸剑,一定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折叠锻打,将钢铁之中的杂质与气孔锻打出来,锤炼密实。如此炼出来的钢铁方能刚柔并济,才能铸剑。铸剑想似简单,然其要历以锤炼,淬火,研磨,抛光,开刃等二十余道复杂技艺,方能成就一把刚柔相济的上等好剑。”

“有一种剑,它超脱了剑的本身,成为了一种极端权威象征,它就是——尚方宝剑。”道人一字一顿。

“尚方宝剑?”方贤眼睛一亮,这个物事他还是耳闻过无数次的,只是不曾亲眼见过罢了。

道人看着方贤,笑道:“相信你应听闻过的,此剑内外杀伐,出外定夺的之用你也应该知道,但你可知这尚方宝剑的来历?”

方贤点了点了,然后又摇了摇头,尚方宝剑那具有生杀大权的权威他自然是听闻过的,只是尚方宝剑如何而来,他却是半点不知。

“尚方宝剑,乃是汉时所创,这所以称其为尚方,除了字面之义,重要的是,此等剑乃是由其时少府尚方令所铸,故此取名为尚方。”

方贤恍然大悟:“原来竟是这样。”

“剑在当时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汉时,北方匈奴肆虐,中原的铁剑在与匈奴的胡刀对阵时,剑的杀伤之力竟然远劣于胡刀。因为剑是刺兵,刀是击兵。剑是双刃,刀是单刃,在战场上,剑的劈砍之击可想而知是何等之弱。此后兵器逐步改良成厚脊薄刃的刀,于是刀便渐趋成为军中常见且最受欢迎的兵器之一。前朝时最为精良的兵器是应是直刀,而前朝的刀铸造更为复杂,要经过多达三十余次的反复锻造。前朝时的直刀与现今的刀颇为相似,一般均为双手长柄,极上品的直刀采用的乃是西域的一种罕见钢铁之材所铸,此等之刀可算得上是神兵利器,能够轻易破开对方铠甲,致人死命。”

方贤深吸了一口气,若能得到这等神兵,他日建功立业定是又多了一份可能。

方贤望着青袍道人看刀的神情,也略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道人继续说道:“其时之刀,铸造时的技艺更是到了一个巅峰,其时铸兵大师能将钢铁之材分之为刚硬之性与柔韧之性,铸兵时,已然能以刚柔硬韧之材相结融,内里用以柔韧之材,外层则再以刚硬之材相包融。如此铸造而成的刀才是真正的刚柔相济,持之斩铁有如断泥,但此等之刀代价太大,非权贵之极者难以拥有。”

“我知道你想有一番作为,但有句话你得记着,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在战场上,拥有一件好兵器,能让你活得更久长。要知道,唯有活着,才能拥有一切,否则,其他一切皆是浮云。”道人好心提醒道。

方贤躬身一礼,感激道:“谢真人指点,晚辈定谨记真人教诲。”

“嗯。”道人大大方方地受了方贤一礼:“他日你若得了珍贵罕有的铸兵之材,可以到沙州无铁庐去找一位无铁先生,此人深得各种炼铁铸兵密法,且铸兵之技天下无双。如若能请得他与你铸造兵甲,则可得神兵玄甲,只是请他铸造兵甲的代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