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丁克”是英文DINK(Double\/DualIncomeNoKids)的音译,意思是双收入却主动不要孩子。丁克夫妇主张摆脱传统婚姻生活中传宗接代的观念,更倾向于过有质量的、自由自在的“两人世界”生活。
对于中国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丁克”这个词汇也早已不再陌生。近些年来,丁克家庭在城市青年尤其是年轻的白领夫妇中的比例有逐渐增加之势。
一般情况下,“丁克”家庭夫妻的双方基本都是白领阶层,有固定收入,消费水平较高,属于年轻的中产阶层。他们对生活的要求相对更高,并且更加懂得如何享受人生。丁克族不要孩子的主要原因是不愿意一辈子为子女操劳,奉献一切,想尽情地享受二人世界。正是由于他们较高的生活质量及无子女的要求,所以在消费规划上要有所考虑。另外,由于在养老上,丁克族没有选择“养儿防老”,那么在年轻的时候就必须为晚年的“钱”景做好规划,一般来说最好从投资、房产、保险三个方面入手,以保障无忧的晚年生活。
首先,需要积累起足够的养老金,在收入高峰期为家庭的两人制定一份充足完善的养老规划。
其次,需要完善保险计划。很多年轻白领的公司都给他们交足了“四金”,但是仅仅依靠单位缴纳的“四金”并不足以保证其晚年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在保险品种和额度上有所增加。在“三险一金”外,还可以考虑保险公司为中端客户提供的保险组合。 比如每年交保费1万元左右,期限是20年,即可在年满65周岁时一次性领取30万元作为养老金;20种重大疾病保障和失能保障10万元;住院医疗最高10万元\/年住院费用,200元\/天住院津贴(交费期内);意外门诊最高1万元\/年(交费期内);疾病身故10万元;意外身故最高50万元;意外残疾最高20万元的保障。总计投入约22万元,到期返还30万元,期间享受最高50万元的人身保障。从上述数据看来,尽管每年的保费相对较高,但是对于无子女的“丁克”家庭来说,这些看得到的晚年“钱”景是取得安享晚年的足够保障。
第三,通过投资理财将家庭财产保值增值,保障家庭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夫妻二人可以每月拿出一定的资金做长期投资,比如进行基金定投,以筹备养老金。这样不仅可以规避投资风险,还可分享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高收益。假设年投资的回报率为6%左右,每个月投入2000元,那么10年后这笔钱在43万元左右。加上之前的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已无太大的问题。如果资金还有富余,可以尝试多购买几只其他类型的基金以长期持有。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投资的品种应尽量多样化,避免单一投资所带来的风险。
此外,“丁克”家庭还需要保证足够的应急备用资金,这部分资金可以以活期存款的形式持有,以便随时可以去除应急使用。
【具体案例】
马先生今年32岁,在某外贸公司担任部门主管,月收入在2万元左右。妻子郑女士今年30岁,是某国企办公室主任,每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每月固定支出在7000元左右。目前马先生家庭拥有市值120万元的房子一套,银行定期存款30万元,此外还拥有5万元的国债,目前没有外债负担。去年以来马先生在股市中已陆续投入50万元左右,但不幸被套,目前账户余额只剩不到20万元。马先生目前也不打算将这部分被套牢的资金变现。双方父母目前都还健在,需要两人赡养。马先生和郑女士在拥有社保的同时,还有三险一金。两人不想要子女,但期望退休之后的生活质量不会有所下降。
【理财分析】
马先生的家庭是我们上面所介绍的典型“丁克”一族,家庭成员只有两人,即马先生和郑女士,且夫妻二人的工作较为稳定,有稳定收入与“三险一金”,每月7000元的消费支出,说明二人的消费水平较高,是“丁克”家庭普遍的现象。在投资上,马先生除了在股票上亏损了一半以外,暂时尚无任何负债,这为家庭今后合理理财奠定了良好经济基矗对于马先生和郑女士来说,未来没有子女照顾,因而需要为两人积累起足够的养老金,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因此,为家庭制定一份完善的养老计划并提前进行养老储备尤为重要。在保险问题上,马先生和郑女士两人仅有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尚无其他商业保险。但是仅仅依靠单位所缴纳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并不能完全保障两人退休之后的生活质量,在这个问题上,两人需要增加保险的品种及额度。此外,马先生还对通过投资理财来提高目前的生活质量表示关切。
【理财建议】
根据马先生的家庭情况,因不要子女及家庭收入较为稳定且不断增加,家庭正处于形成期至成熟期阶段。家庭年收入在33.6万元左右,其中的金融资产相对于房产所占的比率略低,但是因暂无债务,收支方面处于平衡、稳定且健康的状态。目前马先生家庭的投资主要在金融方面比较集中,投资的股票占金融投资的比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