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蒋介石大传(上册)> 第62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3)(2 / 3)

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有结局的。仅仅鼓舞军队的斗志远远不够,还要坚定民众的信念。华北不会是最后的战线,要准备打一场全国性的持久的战争。为此,8月1日,蒋介石出席南京中央军校扩大纪念周时,作了题为《准备全国应战》的讲话。

他一开头就说:“上周我们国家遭受了非常之大的耻辱,我们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要拿上周蒙耻受辱的经过,作为今后奋斗牺牲的教训。”这个耻辱就是日军侵占了平津。中国有句古话叫“知耻近乎勇”,蒋介石要让所有与会者、让国人明了国家和民族的耻辱,以之砥砺志气,奋发图强。

此次平津战争,我们佟副军长和赵师长督战阵亡,其余旅团长以及下级官兵战死的,到现在为止,虽然还没有统计,但至少总在三千以上。似此战争不到两天,我们廿九军及各保安队官兵殉国的有这样多,实在是忠勇壮烈,但战争的结果不能不说是失败,这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呢?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人不讲信义,我们平津一般将领受了敌人的欺骗,以致缺乏准备,没有作战决心。

“这是我们最可痛心的一个教训。”对此,蒋介石强调要迷途知返,一心抗战:“到了今天,大家一定要觉悟,不是日本灭亡我们,就是我们灭亡日本,我们再不能受敌人的欺骗,再不能以企求和平的苦心反而招致敌人的欺侮。今后我们只有全国一致,发动整个应战的计划,拼全民族的力量,来争取最后的胜利,以保障国家民族的生存。”

就怎样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蒋介石提出了几点希望和要求:第一,要有作战的决心。“大家要知道这次战争,就是我们黄帝的子孙人人要救国自救死里求生的唯一最后的战争,我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幼,官长士兵和全体民众,抱定牺牲决心,同仇敌忾,抗战到底。”

第二,要有充分的准备。“现在敌人侵略我们,如果我们政府人员都有了充分的准备,敌人必不得逞。反之,如我们准备不够,甚至毫无准备,则战争必归失败。我们在平时要有准备,到了非常时期,尤其要有准备,全国军民以及一般公务人员,人人要负责尽职,尽量准备,在这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一切工作要快速要紧张,一天要当作两天用,一分精力要有十分精力的效果,才能够充实抗战的力量,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三,要有整个计划。“人家以整个计划,发动整个部队来攻击我们,我们却以一旅一团去零零散散的对付它,因此我们要遭敌人各个击破,归于失败。”

在讲话的最后,蒋介石重申:

我们从今以后,要认定不是我们失败,就是他们灭亡,只要全国同胞大家照我的一贯方针和精神,作继续不断的奋斗,日本人必不能灭亡中国,反转过来说,我们必定能够打败日本。

随后,8月7日,决定国防大计的中国国防最高会议在南京召开。蒋介石、汪精卫、林森、中央各军事部门长官以及冯玉祥、阎锡山、白崇禧、刘湘、余汉谋等地方军政大员均出席了会议。蒋介石还特别邀请了正在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红军总司令朱德等参加会议。如此之多的地方实力派首领,甚至中共红军领导人齐集南京,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曾与蒋介石打过仗,过去都曾不同程度地与蒋为敌。如今到了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关头,大家终于本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捐弃前嫌,携起手来,共赴国难。

会议的气氛十分热烈。最后,主席宣布对和战决策以起立方式进行表决。结果,所有与会者不约而同齐刷刷起立赞成对日作战,显示出一种同仇敌忾、举国一致的抗战决心。

已经在失土丧权的屈辱中痛苦地煎熬了整整六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终于决定对日作战了。继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八一三的战火在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迅速燃起,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了。

三、艰难的举国西迁

1.淞沪危急,国府迁渝

几月来的经历,南京城里的市民已经习惯了在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中东躲西藏。看多了血肉模糊一片狼藉的场面,虽然时常也情不自禁地流下悲伤的眼泪,但已没了最初的悸动。兵荒马乱的时月,人命比纸还贱,老百姓最清楚这一点,在近代历史上,古老的石头城也不知见证了多少的血腥的屠戮。蒋介石宋美龄招待外籍新闻记者但是现在的南京毕竟不同于当年,这里可是中华民国的堂堂首都啊!小日本也真是欺人太甚了!当愤恨充满了胸膛,死亡对人来说也就不再是一种恐惧。烽火连三月,东边的战事还在继续,进展似乎不是很妙。是啊,好长时日已经没有看见有国军途经这里去增援了;长江上却多了无数树枝、茅草掩盖着的小木船;去上游的船票、车票也越来越难买了。守军败退、政府将迁地办公的传言开始多起来。

漆黑的夜幕笼罩着骚动了一天又复归冷清的石头城,中山号舰船上的官兵还在忙碌着,附近的陆地上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一行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人在军警的护卫下,匆匆的走来,被迎上舰船。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