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职位,对宋哲元进行试探和引诱。11月份又出台所谓的《华北高度自治方案》,决定将未来新的自治政权定名为“华北共同防共委员会”,政权首领为宋哲元。土肥原让宋哲元于11月20日前宣布“自治”,否则日军将采取武力行为。
此前,蒋介石迭电宋哲元,软硬兼施,既鼓励宋要忍辱负重,无论如何要顶住压力与日方周旋,又警告宋不得“自生异动”,一切须听从中央,但却提不出任何具体有效办法。11月11日,宋哲元发出“直电”,公开要求国民政府“当机立断,实施宪政”,流露出对中央的不满。与此同时,关东军第一混成旅团正迅速集中,准备动用武力,进攻华北。时局日危,蒋在16日电示宋哲元,应坚忍镇定,以申正气,认为“国家存亡,吾人成败,皆在此一举”,希望宋哲元以不挠之精神,不卑不亢地与日周旋。
次日,宋哲元复电蒋介石,陈述华北局势危险万分,自己力量薄弱,只能支持一时,不可长久,请求中央支援。紧接着,蒋派自己的对日私人顾问张季鸾赴北平探听虚实,观察动向。同时,国民政府借口要在南京附近举行大演习,向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增派军队,集中了几个师的中央军,缓缓北调。但日军可不吃蒋介石这一套,立刻做出强烈反应,集结了6个空军中队,摆出迎战姿态。
不久,宋哲元致电蒋介石表示,由于日本方面的压迫,他将不得不在11月20日至22日之间宣布自治。事实上,蒋介石已于19日通过秘密途径获悉,日本内部对于华北自治方案是存在争议的,有倾向于“自治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要求过高”的意见存在,蒋感觉事有所图,当晚便电示宋哲元,要求宋详察敌情,坚忍主持,以救党国。
蒋介石在对日本内部矛盾了解之后,对在华以土肥原为代表的强硬派给予了有力的回击,要求土肥原离开华北,粉碎了其“自治”计划。然而,土肥原不甘失败,立即又与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勾结起来,密谋“自治”。二人一拍即合,殷于11月25日组建了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并鼓励宋哲元等起而效尤。日本方面以多种方式劝说宋哲元与殷合作共同自治,但宋最终还是坚持了“一切听从中央命令的立场”。不过,此时平津形势已岌岌可危。29日晚,宋哲元又电蒋介石将平津之危迫情势,叠陈之忧患电告蒋介石,请求中央速速采取行动,同时告急电的还有北平市长秦德纯、天津市长程克。
眼看着华北局势日益恶化,已呈朝不保夕之状,蒋急忙于26日密派刘健群火速北上,防止宋哲元危难关头势力不支,立场有变。11月30日,蒋又不顾日方反对,派何应钦北上“体察情势,负责处理”。日方唯恐何应钦来了之后,宋哲元会因此而靠近南京政府,力加排斥。宋哲元等人因地盘、权力等因素对何的到来反应冷淡。何应钦一行四处碰壁,权衡之下,何采取了中央在何出发之前所设计方案,允许宋哲元组织冀察政务委员会。12月12日,国民政府明令由宋哲元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同一天,又正式宣布宋哲元兼任河北省主席。
冀察政务委员会是日本侵略势力和国民政府方面在彼此都无法完全实现自身目的情况下相互妥协的产物。国民政府方面既不甘心拱手将华北五省让出,又不能对该地区实行有效控制,无奈之下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宋哲元这个左右受制的地方实力派,在抗拒日本分离行径、维护中国领土的过程中顶住了各方压力,保持了民族气节,使得日方通过诱降宋哲元来控制华北的企图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