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实质性关系阶段。10月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依照国民政府组织法,改组国民政府,成立五院,选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这次会议任命张学良为国民政府委员,蒋介石决定公开发表这个消息。同日,蒋介石为推动东北易帜致电张学良:“委员既经发表,应乘此时机,同时更换旗帜,宣言就职。以十七年双十节为兄完成统一之纪念日也。”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
这一年双十节易帜虽未能实现,但至此易帜已不可逆转。9日,张学良特电表示接受任命,易帜之事没有了结果。张学良机智地利用美英等国牵制日本,在国际上争取同情者。美英法等国抓住日本出兵山东问题不放,一再向其施加压力。在日本国内,在野派不断加强反对田中内阁的活动。到1928年底,田中内阁已经内外交困。不得不放松了干预,至此,东北易帜条件既已成熟,张学良乃于12月29日毅然通电全国,东北易帜。蒋介石即电复表示嘉慰。
这一天上午7时东三省易帜,张学良在省府大礼堂举行易帜典礼,南京国民政府派方本仁监誓。欧美各国领事也均应邀参加,惟独日本领事未到,接着张学良发表讲话。
12月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并将热河省加入东北,成为东四省,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官。
东北易帜后,日本政府极为恼火。12月31日傍晚,林久治郎秉承田中义一意旨,拜会张学良,林捶着桌子责难张学良“突然易帜,等于宣告断交。日本方面现在看你的态度,必要时有采取断然措施的可能”。张学良则答以“没法子”,林进而逼迫张学良答应日本在满蒙建立铁路的权益,张答以外交属于中央,予以推脱。
东北易帜是张学良一生的两大壮举之一,张学良身为奉系首领的继承人,不及而立之年,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保持清醒头脑,不畏强权压力坚持易帜,为避免大规模内战做出了贡献。东北易帜也保住了东北集团的地盘和军队,巩固和加强了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继承人的地位。东北易帜最大程度上维护了东北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东北人民的拥护,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除此之外,东北易帜的实现,使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巩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