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蒋介石大传(上册)> 第35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5)(2 / 3)

行孙中山手订的建国大纲中的五院制,颇为牵强。胡汉民此举,一是为了抵制汪精卫,二是为了实现其政治幻想。胡汉民设想蒋介石在平定天下后,将国家交给他治理。

胡汉民的老友邓泽如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蒋权谋奸诈性格不会变,在胡从国外回国赴宁途经香港时,邓以竹笼内装小黄雀相赠,其象征日后胡的下场也会如此。当时胡汉民在上海的一班办《再造》杂志的朋友,也联名写信向胡进言,劝胡不要赴京,还是作在野派领袖为好。然胡对官场甚为向往,根本听不进劝告。自古以来武人只能马上得天下,而文人才能治天下,汉高祖有叔孙通帮他订朝仪,现在北伐军已下南京,天下指日可定,天下定后,便该文人显身手了。

胡汉民在南京做立法院长期间,确实帮了蒋介石的大忙。胡汉民在国民党中地位高于蒋氏,因此,在国民党中有着很大的号召力。每当有倒蒋分子起来时,他总是引经据典,念念有词,攻击对方的行动是违背总理遗志,分裂国民党。蒋介石之所以能够在1929年兵不血刃占了武汉,击败桂系,把白崇禧赶回广西,尤其将李济深从广东骗到南京扣留,这和胡汉民及其密友古应芬大有关系。

在1929年3月15日召开的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胡联手打击桂系,宣布开除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的党籍,并出兵讨伐,决定永远开除陈公博、甘乃光的党籍,开除顾孟余党籍三年,给汪精卫以书面警告。胡汉民帮蒋介石打桂扣桂扣李,中原大战蒋氏的胜利,改组派同西山会议派的合流的扩大会议倒台,胡汉民都功不可没。

但是,事情慢慢起了变化。当蒋介石在胡氏的支持下打败了各派的地方势力之后,其独裁专制日甚一日,并且还要准备通过召开国民会议制定一部确立总统制的训政约法,以实现其主宰一切的野心。对蒋介石要召集国民会议和制定约法的主张,胡汉民十分敏感。蒋介石要制定约法当总统,这就意味着蒋介石要从他的手里抢夺对党的控制权。而且从理论上讲,制定约法,召开国民会议和实施宪政选举总统,是属于宪政阶段的任务。而且,由独掌军权的蒋介石来说,只能是加紧约束他人,集大权于己一身。因此,胡汉民极力反对制定约法,更反对举行国民会议选举总统。

南京国民党的三届四中全会,是胡蒋斗争的第一回合。在国民党南京中央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胡汉民发表文章指出: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决定将孙中山的遗教定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无须再谈约法。可精明的蒋介石却不是把孙中山遗教搁开,而是高举“遵奉遗教”的旗帜,主张另定约法,以便自己问鼎总统的宝座。于是,胡蒋之间展开了一场表面为要不要再另加制定约法,实质权力之争的论战。

1930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的诞辰之日,这天,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于南京召开,蒋、胡对战的第一个回合也于此正式开始,时参加会议的有中执委、中监委共55人。胡汉民致开幕词,蒋介石发表了《告中央同志书》,并在会上提出了两项施政的基本主张,一是肃清“匪共”,二是召开国民会议。胡汉民见蒋介石立法之心不改,却毫不退让,并且大肆渲染蒋介石的独裁图谋。

蒋介石对胡汉民的言行大为光火,却碍于胡在党内的地位,对他又无可奈何。由于蒋、胡在约法问题上争论激烈,全会在通过召开国民议会上达成一致,而没有提出国民会议是否要制定约法。胡汉民于此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对其他问题,也就大大地向蒋让步了。这样,蒋介石在三届四中全会上,成功地修改了国民政府组织法,从而提高了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的职权。原行政院院长谭延闿于22日病逝后,即由宋子文代理,会上,正式推举蒋介石兼任行政院院长职务。

当时,行政院为五院中权力最大的院,相当于内阁。在这次会议上于右任很是卖力从而接替赵戴文任监察院院长,深得蒋的信任和重用。蒋介石在这三届四中全会上,启用于右任,也就是看中了他与胡汉民的不和。

四中全会后,蒋介石积极筹备国民会议。1月20日,国民会议选举总事务所成立,以戴季陶为主任,孙科为副主任,负责国民会议的筹备工作。2月20日,国民会议选举总事务所电令各省市,限各省市务于4月20日前完成选举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陈果夫、陈立夫又往各地派员监督各地代表选举,收集各地选举动态,他的目的在于保证各地代表,由忠于蒋介石的人来担当。国民党中央常委开会,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每区派中央委员一人,指导党部工作,所去之人实际上成了国民党中央的钦差大臣,事无巨细,无不干预。

蒋介石的这些频繁活动,胡汉民自然看得很清楚。蒋介石很明显违背了两人在四中全会上协议,而沿着个人的愿望一意孤行,胡再一次觉得当仁不让了,那些与蒋氏有隙之人,也都劝说胡出面,限制蒋氏的权力。当时在国民党内也只有胡能同蒋抗衡了,胡对自己的力量也曾仔细盘算,感到自己力量与蒋势均力敌。一是自己为国民党元老,系孙中山的同辈与助手,在国民党中具有显赫的地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