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蒋介石大传(上册)> 第23章 北伐和清党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北伐和清党 (1)(3 / 3)

激战后,攻克了易俗河。9日,鄂军第一师攻克湘乡,教导师向如意亭追击。第三师又渡过涟水,10日,进克湘潭,敌纷纷向长沙溃退。

右路军方面,由陈铭枢师长指挥张发奎率三十五团、二十九团为右翼队,担任主攻任务,攻击沈潭,占领醴陵城。叶挺独立团为左翼队,担任佯攻任务,向泗汾、豆田、龙山铺之敌正面进攻,相机向醴陵城攻击前进。三十团为总预备队,二十八团在攸县对茶陵、莲花方面警戒。

7月10日,北伐军开始向醴陵进击。左翼叶挺独立团以一部分从泗汾桥左侧涉过渌水北岸,侧击敌人,以主力沿攸县通醴陵大道前进。午夜3时,第三营第九连隐蔽接近北军阵营,分两处抢渡泗汾桥,占领北岸。

在进攻泗汾桥的同时,为牵制敌军兵力,叶挺令左翼一营向豆田攻击,占领河南岸的北军阵地,在第一营的奋勇攻击下,北军纷纷向醴陵逃去。北伐军渡过渌水后,很快将珠萍路及渌水的北军肃清。等到醴陵被北伐军攻克后,浏阳无险可守的北军逐撤至汨罗江以北。

醴陵的攻克,在战略上使长沙守敌屏蔽尽失,并保证了在湘江西岸向湘潭、长沙一带进军的第八军不受到侧击威胁,从而为中、左两路革命军迅速进攻和克复长沙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7月11日,在长沙工人和学生的有力配合下,第八军李品仙第二师首先进入长沙城。何键第一师即以主力向益阳进击,一部分则开向靖港。7月12日,第七、八军又分别攻克湘阴、益阳各要点。

在湖南战场,北伐军与吴佩孚旧军阀战斗得如火如荼之际,蒋介石在广州主要是经营党务政治问题,做些战争动员和后防基地安全部署等诸多事宜,对北伐战场则是遥控指挥,不直接指挥。

等到长沙克复之后,蒋介石复电北伐前敌总指挥唐生智贺捷。7月16日,蒋主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会议,决议李济深参谋长留守广州。等到一切安排就绪,蒋打算亲赴前线,统兵作战。

长沙克复后,7月14日,国民党湖南省、长沙市两党部,两总工会等代表,赴湘潭迎接北伐军将领进入长沙。7月25日,湖南省政府正式成立,唐生智任省政府主席兼军事厅长,长沙之克复标志着北伐第一期作战胜利结束。

北伐军占领长沙后,中路进逼岳州,左路进逼常德,右路进逼平江,湘中局势大半已定。由于战局发展超出了作战双方的预料,需要在作战计划等方面进行调整。因此,7月中旬至8月中旬,北伐战事暂行消歇。

7月15日,李宗仁率第七军军部经桂林抵衡阳。17日,陈可钰率第四军军部经广州进至醴陵。24日,唐生智在长沙召开四、七、八军前敌将领会议,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

对于作战方案,唐生智、李宗仁提出鄂赣并进,分道出击。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由唐生智指挥进攻湖北,由蒋介石督率其他部队再去开辟江西。第七军第二路指挥官胡宗铎不同意这个主张,建议先鄂后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