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内科病中医传统疗法精华> 第55章 溃疡性结肠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溃疡性结肠炎(2 / 2)

肌层间隙增大;④潘氏细胞化生。

5.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可发现肉眼及组织学上的上述特点,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的基础上,可按下列诊断标准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和肠镜检查三项中之一项和(或)黏膜活检支持,可诊断本病。

(2)根据临床表现和钡剂灌肠检查三项中之一项,可诊断本病。

(3)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改变者,也可以临床拟诊为本病,并观察发作情况。

(4)临床上有典型症状或典型既往史而目前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并无典型改变者,应列为“疑诊”随访。

(5)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者,暂不诊断本病,可随访3~6个月,观察发作情况。

6.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其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病情分期及并发症。

(1)类型: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暴发型。

(2)临床严重程度分级:①轻度,患者腹泻每日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血沉正常;②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③重度,腹泻每日6次以上,明显黏液血便,体温在37.5℃以上,脉搏在90次\/分以上,血红蛋白<100g\/L,血沉>30mm\/1h。

(3)病变范围:可为直肠、直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全结肠、区域性结肠受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