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6 章(3 / 18)

结果。

一份是一切正常,一份是…

辛梦琪手攥紧了报告,心里直犯嘀咕,原来这么多年没怀孕,真是有原因的。

——

苏茵就请了半天假去产检,其实也没耽误什么功夫,她最近还正好准备在做一期医院治病的报道,也算是去实地取材了。

“茵茵,产检怎么样?”杨友卉的肚子已经很大了,九个月左右,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

照她的说法,生第一胎的时候,她上午还在写稿,下午就生了,真真儿是奋斗到最后一刻。

“挺好的,一切正常。”苏茵整理好文稿,又听组长分配起任务。

“还有一个月到中秋,需要提前预热,从中秋特供商品到月饼供应,就…小苏和贺刚跟吧。”

跟这种新闻不会太累了,还能享嘴福,何国强显然是照顾了苏茵的。

贺刚一脸兴奋:“知道了,组长。到时候我们去食品厂采访,他们送我们试吃月饼,我们给大家拎点儿回来啊。”

周瑾眉弯眼笑:“那感情好啊,就怕你们是吃得高兴了,忘了我们。”

“那不能够。”

苏茵还没去过食品厂跟这种新闻,一时有些好奇,可见贺刚一脸喜色,也知道是好差事。

半个月后,二人一块儿前往京市第一食品厂,对负责部分京市月饼供应的车间主任进行了采访。

食品厂对京市日报的记者自然客气,宣传科主任好茶泡上,对着两位记者说着今年的月饼产量问题,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可谓是

一颗红心赤诚。

“杨主任,我们参观下车间可以吗?”

“当然可以。来,我们今年的月饼配方还改良了,不过你们不要提前漏出去,得中秋节前几天宣传起来。”

苏茵笑笑,想起有一年中秋节,自己就是听说了五仁月饼要加大产量,馋得不行。没想到,今年还能提前来看看。

生产车间里正紧锣密鼓地生产着月饼,杨主任找来负责今年月饼生产任务的车间主任邓主任给两位记者讲解。

“今年我们厂接到市里的订单任务,要陆续为全市生产十万五千枚月饼,今年口味主要是自来红两万枚,自来白一万五千枚,提浆月饼三万枚,最后就是这几年大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五仁月饼,生产四万枚。”

苏茵是第一次见到食品厂的生产机器,有些好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看着月饼从揉面到烤成型出锅,颇为新鲜,便拿着照相机拍了几张作为素材。

相信临近中秋,群众们看到报纸上一盘盘刚出锅的热乎的月饼,没有人不会心动。

“两位同志,你们尝尝看今年的月饼,我们和第二食品厂做了讨论,今年在配方上做了改良。”

这就是来采访食品厂的好处了!

苏茵看着面前几个颜色形状各异的月饼,正幽幽地散发着香气,瞬间被勾出馋虫。

虽说是每年都吃着的月饼口味,可今年的月饼,苏茵一尝还真的尝出了些区别。

不同于以往过于的浓郁的香甜,甜后有些微发腻发闷,今年的几种口味少了些腻劲儿,更爽口。

“这月饼真好吃,香甜可口,我都盼着赶快去供销社买了。”

“今年的改良配方味道确实不错。”食品厂宣传科主任发言时很有水平,“现在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不再一味追求甜到腻得慌,我们也要在口味上改变,把那股死甜的味道消了。”

采访结束,果然如贺刚所说,食品厂大方地送了两人一人一油纸袋子的月饼,每个口味各有三个,一共十二个月饼。

两人分别匀出四个月饼,准备了八个给同事们,剩下的便自己带回家去。

苏建强自打闺女一进院里就闻到股香味,带着糖的香甜和油的厚重。

直到看见闺女从油纸袋子里拿出个月饼给他看,他惊讶:“这不还没到中秋嘛,怎么都有月饼了?”

“今儿我们去食品厂采访,人家送的,香得很,爸,你尝尝,今年的配方还有改良,味道更好了。”

还剩下八个月饼,苏茵准备自家留四个,剩下四个送军区家属院去,给长辈们尝尝。

饭后,父女俩一人一半月饼,就着朦胧月色尝了尝,不是中秋胜似中秋。

顾承安今儿没回来吃饭,等到家后便被媳妇儿喂了一口月饼。

这个时间能吃到食品厂的月饼?他嘴里嚼出满嘴香甜,却也疑惑:“哪儿来的月饼?”

不到中秋前几天,怎么会有月饼卖。这种节日特供食品都是市里统一分配的

“去食品厂采访,人家送的。”

“哟,你这工作还真挺不错啊,能有吃的。”

“是吧?这是组长照顾我。”

顾承安吃了一个月饼,又喝了一碗汤,吃了两个馒头,这才消了加班的疲倦。

夜里,苏茵想要冲个澡,顾承安忙前忙后给她准备,毕竟挺着五个多月的肚子还是得小心些。

“好了,你快出去吧。”

“你自己行不行?不然我帮你…”

“行!”苏茵嗔他,“我自己可以洗,你快出去。”

就是再亲密的爱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