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等于是全部都在吃国库的粮食。
尤其是草原六十万兵力的囤积,每一天都是普通商人不敢想象的钱粮数目,这样的数目也就只有现在的朝廷才能够负担得起,哪怕是江南再富有的大族,也能轻易给吃垮了。
曾经被朱英拉拢的高丽臣子,其中有一部分又被李成桂拉拢了回去,甚至出现了不少两头吃的双面细作。
这么算下来,数目就恐怖了。
“蛰伏如此多年,心血一朝成空,如果大王愿意再隐忍两年,我等必将可以一举拿下全国,彻底将大明的势力给赶出去。”
所以朱元璋才会说让九州岛只守不攻,只要守住了没把九州岛全境都给交出去,那对于大明来说就是胜利。
然而变化太大,走私商贩的朱英突然就成为了大明皇长孙,尤其是在册封太孙后,这格局和眼界都要随着发生变化。
他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作为农民的身份存在,而非是士兵的身份。
而在当年朱英把大部分的暗势力转为明势力交给姚广孝统帅的时候,李成桂就已经在反手布局了。
每次跟着李成桂听到大明越发强大,王虎的心中也越发自豪,也为自己当年的选择不后悔。
李成桂就是靠着这个空档期暗中夺取了不少权力。
“我高丽的水师可不是大明水师的对手,他现在不运以后就没机会了。”
且这二十万兵听起来不少,实际上是卫所兵为主,精锐只占据少数。
他在起兵的当天,就已经是将原高丽王室屠戮一空。
甚至说除了朱英在内的少数几人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王虎是群英商会的人。
而说高丽语的,基本上就是文盲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字语言相当于是被贵族垄断了。
东家是个重情义重承诺的人,他的妻儿必然是在京师过着富贵日子。
就现在这个局势,暂且来说对于倭国和高丽是有利的,除非大明放弃草原跟暹罗,天竺还有满者伯夷的征服,转而把兵力集中起来对付倭国。
是以在这个时刻,面对大臣的质疑,李成桂呵斥道:“再蛰伏两年就不是两年的事情了,而是这辈子都只能蛰伏到死。”
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安排就顺畅很多,只需要在高丽形成对峙的局面,对大明来说是最有利的。
实际上王虎在高丽已经成了家,女人都是李成桂赏赐给他的。
因为现在来说,就算是李成桂夺取了高丽全境,也嚣张不了多久,一样能给打下来。
“这些草原鞑子,曾经那般嚣张跋扈,现在被大明撵成狗一样四处乱跑,真希望这些家伙能够给本王多争取一些时间。”
“对了,那倭人使者不是说要给咱们十万担粮食吗,去告诉他,让他赶紧回去禀告足利义满这老狐狸,黄金白银什么的可以不要,他倭国自产的那些火铳火炮垃圾货也不要。”
刚入手大明的朱英,那个时候大明宝钞都要崩盘了,各类制度看似完善,实则后患无穷。
“大王怎么可以受到倭人蛊惑,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头来,倭人的要求分明是要拿我们作为对抗大明的先锋啊。”
他哪怕是现在死了,那也是值得了。
精锐士兵的口粮就是由他们来承担,也不用朝廷来承担。
“咱就不信了,李成桂这小子还能跑到倭国去不成。”
历史上是李成桂称王,而后他的曾孙搞出了一套训民正音,这才出现了后世的韩语。
朝堂里的大臣们都被李成桂的这番说辞给震到了。
而‘唤醒’他唯一的作用,就是对李成桂进行斩首行动。
这也让李成桂成功钻了空子。
他再去把大量的心思放在高丽这么个小国之上,而忽略大明本身,那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实际上朱英是很有信心可以直接弄死李成桂,但过去了这么多年,曾经的暗子是否还忠诚,也是个问题。
在早前,朱英只是一个走私商贩,利用一些历史大事件从而插入暗子提前布局。
“等到草原这边平定,大军直抵高丽,也就轻松可灭了。”
不要小看任何一位开国皇帝,哪怕他是篡位来的。
穿戴着全身甲胄的王虎,眼神透过面罩的缝隙落在李成桂身上,他心里在考虑着,要不要现在直接一刀把李成桂剁了算逑,自己一命换李成桂一命也算是划算。
妻儿就是王虎一直以来放不下的牵挂。
在高丽只有贵族才会说汉语写汉字,许多高丽贵族甚至以说高丽语为耻。
‘那小子跟着东家,现在估计在京师城里快活着,吃香的喝辣的,估摸着应该是入了锦衣卫吧,也不知道每年有没有给老子我按时烧纸。’
就在数天前,李成桂已经是自立为王了。
区区弹丸之地,当真是挥手可灭。
“凭阿鲁台的阿苏特部那些蒙古骑兵吗?”
其实最急的并非是大明,反而是倭国和高丽。
但朱元璋和朱英爷孙俩是什么人,就因为现在这样的情况去屈服,当然是不存在的。
‘他奶奶的,老子这还没下去呢,就已经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