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中堂!这话可不能这么说,万一让万岁爷知道,还不知道如何看待中堂大人呢!金环这也是为中堂大人着想的,绝不是有意要来批评中堂大人的。万岁爷究竟在里边干些什么事,这金环也不知道,万岁爷应该是在里边批阅奏章吧!他在批阅奏章的时候,最不喜欢有人进去打扰了,就连给他端茶送水的人,也不得入内半步。
我金环就想不明白了,自从万岁爷这病好后,一下子的转变怎么就这么大呢!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现在他可不是这样的事情可多了,因此大家都见怪不怪了。也许是中堂大人您!还没见过万岁爷这么多奇形怪异的事,因此才在心里拥有一股莫名其妙感,当初金环也是这样的,所以金环特别能理解肃中堂了。”
他讲了这许多废话,幸好肃顺这人最是能忍耐得住性子,他擅于审时度势,更精于老练,对金环的下手套可谓是步步为营,句句诱惑呐!
他继续问道:“皇上在里边这么久了,难道他晚上不需要出来进膳,不需要出来散散心吗?”
刘公公回答说:“这是需要的,万岁爷最喜欢在进膳过后出去散步了,只是这时还不是进膳的时间,自然他是一时半会出来不了的。”
“难道连刘公公你,都不知道皇上具体在哪个时间段出来吗?”
“肃中堂!金环这是知道的,万岁爷最受不了的是饿肚子,他一般会在进膳的点儿上出现。要想找到万岁爷,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只是这时间还不是时候,还需中堂大人耐心地等上些许时候,方可见到万岁爷。”
他们在养心殿边聊边品茶,非要等皇上出来不可。肃顺又问了许多有关皇上平常而古怪的事,刘公公见他尽是问这些毫无相干的问题,他总觉得哪里不对,他对于肃顺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老是感觉值不了这三百银两的份量。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观点,可这些看似再过平常无奇的问题,却是对肃顺了解圣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无巨细,即使是问了这太监有关皇上比较隐秘的问题,他不一定知道,反而是跟他客套皇上平常的生活,他回答的滔滔不绝。那些关于皇上太过隐秘的问题,也许有可能引起这太监的警惕,保不准会悄悄到皇上那儿去,而自己问这些平常的话题,应当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
他自觉得自己跟刘公公这三百银两的交情,还不足以把他对皇上的效忠叛变到自己的这边去。以这么小的代价,就能收买皇上身边的红人,他肃顺还没有那个自信呢!精明干练的他,做起事情总得给自己留有余地,他对人从来不会百分百地信任,跟曹操可以一拼这种多疑的心虑。
刘公公试探性地问道:“肃中堂!您今天来只要目的是为了见万岁爷吧?”
这话的潜意识里,有点让肃顺琢磨不透,他圆滑地回道:“老夫跟你的聊天也是很重要的。”这话倒是实际,现在见不见皇上倒是无所谓了,反正以后天天上朝,天天能见到皇上。即使是自己心里的一些话,想要单独来对皇上谈论的,大可明天再跑一趟养心殿,也是可以的。
“原来如此!”金环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客气道:“金环承蒙中堂大人爱戴,金环何德何能,受到中堂大人如此的宽仁厚谊,此不敢当。只不过金环有些过意不去,金环如今受了······!”
“诶!”肃顺抬起手来,果断阻止了他下面的话,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刘公公受之无愧,大可放心地收下,老夫小小敬意,何足挂齿呢!”
他们两家什么时候成了一家的,这让不敢高攀尊配的金环喜出望外。肃顺也真能说的出口,做得出来,让一个太监认祖归宗,他也不怕遭了霉气,给自己带来不幸。太监本身是无法传宗接代的,进了他的肃府,自然成了拖累。
这太监一不能婚配,二做不得干儿子,三做不得力气活,四是太监又没有什么地位,容易被人瞧不起,太监一旦出了皇城,纯属废物一个,两家深交称为一家人,恐怕肃府也被连累。可见肃顺做事从来都是不择手段,不管是用人还是害人都是心狠手辣,什么我们都是一家人,可见这种人用心之深,用谋之远,斑驳可见。
金环在兴高采烈之余,也自知之明自己的份量何在,肃顺能这么来讨好自己,不是因为自己如今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吗?他因着这样的思想,胆量在肃顺面前也渐渐膨胀了起来。大人替小孩子吹气球,最怕的是把孩子的气球吹爆了,帮忙不成帮倒忙。
肃顺也有所意识到,大人帮小孩子吹气球的原理了,他觉得自己有些太过抬举这狗奴才了,只恐怕上了天一时下不了地,真拿自己当那么一回事,造成他刘公公尾大不掉来得寸进尺。
像这种小人,他肃顺可见多了。历史的教诲还历历在目呢!哪一个朝代不是太监贪得无厌,有多少朝代败亡在这小小太监的手上,像魏忠贤,王振等这一类的货色,即使是那些有心要谋朝篡位的大臣,胆量还没有他们大呢!可见太监,这没命根子的东西,最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希望他刘公公学会给自己定位,不要把自己太过当一回事就是。他这么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