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个折中数字,2.5万担,其实就是250万斤。
这已经接近舟山渔场区域往年近里的全年捕捞总量。
如此多的鱼获,聚集过去收购鱼获向周边贩卖的商人根本吃不下,再就是,如果不及时处理,鱼获腐坏,更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一件事。
因此,朱塬决定,营海司来兜底。
历来都有‘谷贱伤农’的说法,这‘鱼贱伤渔’,以往不是没有,但肯定远远没有今年这么严重,如果官方不兜底,必然会严重打击渔民继续生产的积极性。
朱塬开出的兜底价码是每担鱼获一两银子,或者1000文。
不得不说,偏高。
但,反正是直接实惠到底层,朱塬也不介意力所能及地多给一些好处。
更何况,南边这次有2.5万担,接下来,北边开捕,全部加起来,这一季夏汛,从民间收获10万担鱼获,也只需要开支10万两白银。
这笔钱,营海司拿得出来。
甚至,如果不是提前和老朱说好了要供应军需,这些鱼获由营海司负责运往内地分销的话,虽然收购鱼获花费巨大,但,朱塬也有信心不仅收回成本,还能再赚上一笔。
这年代,物质就是金钱。
物质真的很值钱。
再就是税收。
最初决定直接征收米粮,眼看当下情形,也只能改为直接征收鱼获。
而且,营海司还是负责兜底,鱼获都不用民间处理,这边渔税收上,由营海司统一进行腌制烘烤。
这也是为了减轻民间的负担。
别说烘烤,民间腌制鱼获,只是买盐,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底层百姓甚至根本没有实力购买官盐,往往只能行险,或者购买私盐,或者悄悄煮盐。
这都不是官方希望看到的。
营海司则是已经得到了老朱的许可,可以根据需求,直接从两浙的各大盐场支取食盐。
朱塬其实能够想象,随着营海司各部门涉及各种流水越来越多,难免会有人从中上下其手。就像食盐一项,他自己随便一想,就能构思出一堆利用营海司特权转卖食盐发财的好办法。
但,当下只要能把事情办成,也顾不得太多。
朱塬不止一次相当直白地与下面人强调过,不要贪图这些小利,要有更大一些的政治抱负。不过,朱塬也不会天真到以为所有人都会听从,甚至,眼看着那么多的漏子,不钻一下,简直天理难容。
朱塬只希望将来有人因此掉脑袋的时候不会后悔。
再就是,相关的担忧,朱塬对老朱也没有隐瞒,这也算一种提前的撇清。
朱塬再是对金钱没有太多想法,终究挡不住一般人对此有太多想法,个人种下的因,将来结下什么果实,都要自己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