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清明院> 第六十三章 敞开心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三章 敞开心扉(2 / 3)

说道:“我若有机会,能出去闯一闯,再苦也值得,无论如何,也要比一辈子困死在闺中来的好。”

忆之愈发将毓贞另眼看待,二人牵着手坐下,忆之想了想,说道:“塞外的天比汴京城里的要广阔,碧蓝碧蓝的,满天卷云,随着风儿飘动。夜间的时候,漫天繁星,确实极美。”

毓贞听了半日,越发向往,遗憾道:“你也好,秀瑛也好,我是真心羡慕……只可惜,饶是塞外如何之好,我是无缘得见的。”她缄默了半日,说道:“我就要成亲了,是进奏院苏大官人家的嫡子苏冬青。”

忆之见她全无新嫁娘的娇羞之色,不觉感叹不已。毓贞强打起精神,又与她闲话家常,说了半日。

晚些时候,忆之回到玉雨轩,又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遂起身挑灯捧起《春秋》来读,翻了几页,眼睛只是草草在字上停留过,并不能读入心中细品,她翻了半日,又放下书,从笔匣子中取出那张未写完的花笺,呆望了半日,就着烛火点燃,花笺打着鬈儿一点一点烧作灰烬,忆之瞳光闪着火焰,在即将烧到手指的时候,丢入了瓷缸中。

不觉一股寒意透过窗户纸,漏入屋中,她打了个寒噤,起身躺回炕上,翻了两回身,迷迷糊糊,终于得以入眠。

却说次日卯时,忽有一名御前小内监匆匆飞跑而来,请忆之快去紫宸殿,忆之正睡地浑浑噩噩,但回味了一番紫宸殿,顿时睁开了眼睛,已经醒得双目炯炯,她连忙坐起身,喊杏儿替她梳妆,杏儿跌着脚跑了过来,更衣妆奁毕,忆之坐上御辇往紫宸殿去。

乃至紫宸殿,从后阁入殿,立于丹墀之上,龙椅之外,金烟纱糊作的槅门后,那小内监道:“公主殿下,辽国派使臣送来书信,通篇指责丧谤,又暗涉要么和亲,要么割让关南十县,否则不能善罢甘休。”

忆之重复道:“和亲?”又咕哝道:“他们也要和亲?”

小内监道:“是,不仅如此,还指名点姓,就要公主您。”

忆之心内一动,但听紫宸殿内,传来苏长春的断喝声:“忆之公主为回护我大宋国威,国宴之上开罪辽皇太弟,要她去和亲,岂不是去送死!”

却不知何人哂然一笑,说道:“那苏大官人的意思,是割让关南十县咯。”

苏长春怒道:“你!”一时前言万语哽咽在喉头,忆之几乎可以想象他此刻怒目圆睁时的模样。

却听盛杜道:“陛下,纵观历史,除了五代后晋石敬瑭,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哪一任帝皇向异族以土地换取和平!即便弱小如晋朝,又或是南朝那等分裂的小国,也只是通过战败而丢失国土,我堂堂大宋,岂能不战而自认已败,主动割地求和!陛下三思啊!”

又听杜行道:“盛大人此言有失偏驳,说道和亲,汉、唐开国之初,国力尚薄,才要用和亲一句来维系和平,倘若我国答应和亲,难道就不算主动示弱?”

盛鸿说道:“杜大人此言差矣,那元皞之祖父当初不过十几骑羌兵,凭借大肆联姻,拉拢强豪大族,才有了如今的西夏,联姻到底是示弱,还是见龙在田,犹未可知!”

苏长春喝道:“难道我堂堂大宋,要学那蕞尔小邦,如此龌龊行事?”

但听不知何人冷笑了一声,说道:“这一位公主,本来就是为和亲用的,同谁和亲,不是和亲。怎么就龌龊了?”

又有人道:“微臣看不然,这位公主……听闻尚在闺中就与人有首尾,倘若当真嫁去辽国,只怕反而要落人口舌,届时我大宋国威何在,颜面何在,只怕还要难办!”

却听苏长春冷笑道:“郑大人也同那市井愚民一般拿道听途说当正经事?公主乃陛下亲封,又或者,郑大人是在质疑陛下?”

那人断喝道:“国难当头,苏大人莫要为一己之私,胡乱攀咬才是!”

有人笑道:“要我说,郑大人也是多虑,那契丹素有夫死改嫁弟,嫁子之习俗,或许辽兴宗并不介意,也未可知!”

忆之顿觉一股热气从耳后根直冲脑门,脸儿热辣辣的刺痛。

却听一个声音在这群老臣中脱颖而出,那声儿洪亮,年轻有力,他说道:“陛下,延州范忠彦范大官人正与西夏议和,二者博弈之间,已经谈及和亲,且元皞言辞凿凿只要这一位公主,倘若我们临时变卦,将公主嫁去辽国,依元皞暴戾的秉性,延州首当其冲!宋夏将势如水火,再无回旋的余地!”

盛鸿道:“吴谏官杞人忧天!那元皞小儿若得知宋辽结盟,不吓得屁股尿流已算有八分的胆识,哪里还敢造次?”

这话一出,众臣皆笑了起来,一时赞同不已,便要天子下定夺。

赵臻呆了半日,踟蹰道:“吕相以为如何。”

忆之听得命运掌握在吕易简的手中,不觉肩背身心俱凉。

大约过了三四句话的功夫,才听吕易简沉稳道:“陛下,无论和亲也好,割地也罢,皆是不可行之举。正如苏大官人所言,和亲乃蕞尔小邦所为,我泱泱大国岂能如此。宋夏议和,西夏仍是我大宋的藩属,公主下嫁西夏,是赐婚,岂能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