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返抗日战场> 183 醒狮低吼-蒙古草原剿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3 醒狮低吼-蒙古草原剿匪(2 / 3)

,其他书友正在看:。在四十年代初,沙窝子里的柴草很深,那一丛丛沙柳,一簇簇雪里洼,一堆堆骆驼蒿,那坑坑洼洼里的桦树、山杏树、榆树和柏树,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在那些山谷或沙凹里,藏进百十人马很不容易发现。就是最平常的草也能长到大半人高,那句脍炙人口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可不是诗人闭门造车凭空想象的。

在后世的影视作品中,草坪一样碧绿平坦的草原上,各个时代的人马纵横驰骋,那个场面称得上广阔,那个景色的确令人心旷神怡。但是,在懂行的人眼里的内蒙草原,却暴露出一个严酷的现实,广阔的草场已经严重退化,几乎要和北京街头的草坪相媲美了。

由于过度的放牧,再加上草原狼几乎灭绝,鼠害肆虐整个草原等其他因素,有些草场已经严重沙化,牧草能超过腿肚子已经十分少见,人从上面都能看到沙化地皮,这是笔者不久前在内蒙草原深处见到的情景。

另外,土匪们都是骑马,在大草原和戈壁上有绝对的优势,来去如风机动性极强,土匪们以为谁也奈何不了他们,当然土匪们没有把我军直升飞机考虑进去。此乃多余的话。

“归绥方面军”司令部决心干净,彻底,全部地消灭这两股匪徒,给其他大大小小心存侥幸的土匪一个有力的震慑,将宁静永远地留在蒙古草原。

归绥方面军的剿匪行动已经开始,根据空中侦察的报告,在别什果夫和矶野这两股俄日匪帮的四周,利用我军的机动和通讯优势拉起大网,在武装直升机的配合下展开攻击行动。直-6型武装直升机草原上空往来穿梭,只要发现土匪的踪迹便扑过去,霎时火箭弹打成一片火海,紧接着来回用机枪扫射,肝胆俱裂的土匪只好分散逃窜。

武装直升机立即将土匪行踪报告指挥部,附近部队在土匪逃亡的路上截击,一阵枪林弹雨过后留下一片尸体,对于这两股作恶多端的土匪,我军旨在从**上彻底消灭,杀鸡儆猴不留一个活口。一直以为自己装备精良,具有绝对机动优势,甚至都不把蒙古军队放在眼里,就是碰到苏军也敢支把几下的土匪,从来也没见过这种阵势,这回算是彻底傻眼了。唯一能做的就是逃命和躲藏,引以骄傲的马匹不是被打死就是被累死,在蚊虫肆虐野狼成群的草原上,没有了马匹或是落了单,那也就距离死亡不远了。

在我军的立体打击下,当初倭国人豢养的所谓特种部队,疲于奔命溃不成军,无论逃到哪里都摆脱不了跟踪而来的我军打击。在饥饿、干渴、恐惧、狼群、蚊虫的折磨下,再加上我军不收俘虏,一门心思地要置他们于死地,土匪们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少的土匪精神崩溃选择了自杀。

在蒙古西部活动的矶野匪帮,队长松浦友好少佐率领剩余的三十余人,其中有五名倭国人,其它都是蒙古人。实在忍受不了饥饿,从山里的藏身处溜了出来,躲在科布多以北五十公里处的一座蒙古包内,狼吞虎咽地吃着抢来的羊肉时。我军无声无息地摸了上来,将最后一股残匪包围起来。当匪徒们发现被包围时,还妄图负隅顽抗,我军的迫击炮弹已经落下,把蒙古包里面的一切都撕成了碎片。至此,矶野匪帮宣告被彻底消灭。

在蒙古东部活动的别什果夫匪帮,被我军追杀得走投无路还剩下不足百人,躲在一个长满密密匝匝的桦树的沙凹里。匪首别什果夫靠在树下,身上的呢子军装早已没了模样,满头满脸都是肮脏的胡子和长发,嘴里嚼着部下冒死采来的榆树叶,在这里谁也不敢生火做饭。就在几分钟前还遭到一架武装直升机的盲目扫射,打死了两名土匪。这里位于满洲里、漠河、赤塔之间的三角形地域,距离苏蒙边境不到十公里,别什果夫知道在蒙古呆不下去了,想越过边境到苏联的远东地区找皇军,这是唯一的一条求生之路。不过,苏蒙边境已被我军严密封锁,越境到远东地区又谈何容易。

别什果夫把其它几个头目找来,研究如何冲过边境封锁线,这是最后的机会,否则只有坐以待毙了。饱餐了一顿榆树叶,别什果夫似乎有了一点精神,对其它几名匪首谈了自己的计划。

天黑以后向北摸过边界线,如果遇到阻碍,还有百把人拼死冲锋,政府军未必能挡住,这样可能会有机会冲过边界。匪首们也没有其他办法,有心主动投降都不成,人家根本不接受俘虏,就是要斩尽杀绝,好看的小说:。反正都是一个死,像这样拼一把也许会有一丝希望,所以一致同意别什果夫的计划。

天完全黑下来后,别什果夫命令把剩余的几匹马杀死,土匪们饱餐了一顿生马肉,然后无声地走出了桦树林,靠着北极星辨别方向,分头向苏蒙边界摸了过来。

这个时候的土匪的确很土,根本不知道红外线夜视仪为何物,还以为黑夜是最好的掩护,即使飞机从头顶飞过也不会发现它们。土匪们刚走出两公里,就被夜航的直升飞机发现了,在直升机的红外线成像仪上,散发红外线的物体看得十分清楚。直升机驾驶员通过无线电询问,没有得到任何回答,由此确定这是一群土匪。因为在我军除了特种部队外,每个班都装备了无线电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