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10-14
金州卫这边又掀起了第二轮的建设**,李如楠手里有钱,自然也就不在乎怎么花,反正最终的目的都是帮着他保命,这世道势力雄厚,说起话来才能硬气,要不然的话,随随便便一个海盗都能要了他的命。
就目前来说,李如楠也算是小有势力了,金州卫建设热火朝天,又吸引了大量的流民,人口也达到了十万众,就是兵力还稍显不足。
现在李如楠手里除了之前做任务,全战系统给的三队骑兵之外,那边军骑射手,现在也就是仪仗队的货,系统升级之后,将坑爹外放到了无限大,给出来的士兵更是如此,足足训练了两个月的时间,系统附送的健骑营寨教官除了交给了队列之外,基本上没教给什么,想要行成一支精兵部队,还要经过一番训练,实战才行,好看的小说:。
将一千边军骑射手全都交给了博阿斯,毕竟当初可是答应了这个弗朗机人的,虽然稍稍缩了点儿水分,可好歹也是个千夫长了。
博阿斯贡献出来的五百支后装式燧发枪,也全都调给了这支千人队,至于怎么训练,那就是博阿斯自己的事情了,李如楠要的只是最后的结果。
按照李如楠的计划,整个金州卫的兵力至少也应该在万人的规模,不然的话想要应付随后的倭寇二次侵朝,以及最大的威胁努尔哈赤,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李如楠现在仗着福寿膏的生意,一边造福日本人民,一边大肆敛财,钱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他这边大肆敛财,耳目遍布天下的万历皇帝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他倒是不眼红李如楠赚钱,这个天下都是皇帝的,没有人能和他斗富,他真正眼红的是李如楠手上的福寿膏。
这生意,李如楠做得十分隐蔽,再加上此刻他也开始发展了情报网,辽东的锦衣卫想要探知他的动向,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万历皇帝本身就是个大烟鬼,只可惜那些海外藩国每年进贡的福寿膏,在赏赐后妃,皇亲之后,根本就不够他用的,这毒瘾一发作,那可不是好受的,万历皇帝自然也不能坐等,只能派出太监可着全天下四处搜刮。
如今听说李如楠的手上居然有福寿膏,非但不想着献上来,居然还出售,大肆敛财,这还了得。
万历皇帝自觉对待李家称得上是恩宠备至了,李如楠这么没眼色,实在是伤透了他的一颗龙心。
“张伴伴!那李家小子是从哪弄来的福寿膏,还没查清楚?”万历皇帝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比张诚更像个太监。
张诚也知道万历皇帝这些天福寿膏又要断顿了,心里也是着急,之前也听人说了李如楠大肆向日本兜售,敛财无数。
见万历皇帝问起,张诚忙道:“只是听下面的人说是从红毛番人那边购得,至于这出处,还真不好说。”
万历皇帝也没心思管这些屁事,李如楠再能折腾,也不过就是个卫指挥使,李家在怎么牛,顶天了也就盘踞在辽东那蛮荒之地,能有多大的出息,自古以来胳膊顶不过大腿,更何况李家在万历皇帝眼里,也就是根中指。
“朕不管他是从哪弄来的,张伴伴!按说朕对李家也算是不错了,李家小子既然有这等好物什,却不想着进献给朕,是何道理!?”
张诚一听,就知道万历皇帝没了药,这是打算要打秋风了,又不好意思开口索要,这才对他提起,让他变着法的从李如楠那边搞上一些。
“万岁爷!那李如楠到底年轻视浅,做事不周全,倒不如老奴派人过去提点他一番。”
万历皇帝闻言,点头道:“也好!他是个能打仗的,日后朕要用他的地方多,可别养的骄纵了,这会儿就该让他知道,这做臣子的,心里头要装着君父,不然的话,那还得了!”
张诚听着不禁一阵牙酸,打秋风就说打秋风,还偏偏说得冠冕堂皇,这当皇帝的也不容易,脸皮再厚也要想着装典门面。
其实张诚倒也该知足了,现在的万历皇帝虽然吃相难看,但好歹还顾及着脸面,等到日后万历二十四年,随着倭寇二次侵朝战争结束,大明财政日益拮据,万历皇帝再吃起来的时候,那才是连脸面都不要了。
矿监制度就是万历皇帝敛财的一大创举,比如说要在某个地方发现了金银矿和原砂矿,万历皇帝只要知道了,就会立刻派个宦官去管理,宦官的官衔为“某地某矿提督太监”。
可是朝廷本来都已经有户部管理税收了,可万历皇帝又设了个税收部门,老百姓也不敢反抗,只好在言语上调戏一番,就戏称他们为“矿监”和“税监”,。
矿监和税监,这官名一听就不象是什么好鸟,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他们一向是以“为搜刮天下之民脂民膏服务为己任”的,收钱的来头还不小。
口衔天宪,手握皇纲,这名义是替皇帝收钱了,敛起财来可是大大的不客气了,他们也实在必须不客气,因为这二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堆子人。
这咋个说法?
拿矿监为例,本来派个矿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