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什么要奏报的?”李如松的深情有些恍惚,。
“回大哥!小弟奉了大哥的将令,东进阻击倭寇,现下已经得胜归来。斩杀倭寇将领加藤清正,锅岛直茂等人共计两万两千,另有朝鲜叛军两万余人!”
“哦,杀了倭寇两万多人!?”听到李如楠的奏报,这李如松突然之间从刚才的恍惚状态中醒转了过来,一脸的难以置信。
一向都需要他来看护的弟弟立下了这等大功,而他却在碧蹄馆被日军杀得不得寸进,一时之间,李如松连看向李如楠的眼神都闪烁了起来。
到是闻讯赶来的李如梅闻言大喜,道:“老九!干得漂亮,杀得痛快,这些天可真是把哥哥憋屈死了!哎,想必你也知道了,我们这次南下可是吃亏了,让那些矬子埋伏了,大哥还险些被倭寇杀了,可惜了李有声,若不是他拼死相互,大哥现下能不能回来都两说。哎,真是没有想到,这些矬子竟然如此难缠。不过咱们也没吃大亏,打的那些矬子也是没有脾气,他们几万人马,也没能把咱们全吞了,死的比咱们还多!”
“别说了!”李如松沉声道,“输了就是输了!有什么可狡辩的!老九也不瞒你,如今平壤虽然拿下了,可是大军云集于此,粮草却是不够了!大军再难寸进!”
一旁的李如柏也道:“九弟!现下这粮食是有些不够吃了,军马死的也多,所以就只有先撤下来了,大哥已经呈报给宋经略了,想必已经知道了这些了,是怕圣上要降罪了,不过好在你在东边打得不错,总归能功过相抵,让万岁爷不至于为难咱们李家!”
纳尼!?
拿我的战功顶罪,这叫什么世道!
李如楠拼死拼活的在咸镜道杀敌立功,李如松只是在碧蹄馆小败一场,还能全都没了不成?还有没有天理啊!?
李如楠费尽心思的要啦朝鲜,其实就是为了获取军功,然后能够独镇一方,获得他梦寐以求的主城。
难道现在就算白干了!?
李如楠有心将这三个哥哥骂一个狗血淋头,可终究是亲兄弟,他有拉不下这个脸,只得将带来的四十万担粮食,全都交了公,一解大军的燃眉之急。
李如松闻言,心中大喜,正在为了粮草的事情发愁,李如楠马上就降下了及时雨,这下粮食没问题了,可是出兵的事情,李如松还是犹豫不决。
李如楠也没办法,只能先行离开,出了帅府,李如楠看到明军士卒都是士气低落,马匹也真就像李如柏说的那样,死伤颇多。
明军最为精锐的就是骑兵,可是战马死了那么多,骑兵部队也跟着大为缩水,再加上朝鲜现下的天气日渐寒冷,几场秋雨过后,道路变得十分泥泞,就这个地形,骑兵进去了,那就是完全的丧失了自己的机动优势,没了冲击力的骑兵,和步兵便没什么两样了,反而成了真正步兵的活靶子,只有挨宰的份。
看来这李如松也并不是一味的盲目自大的,他还是对自家实力了解的颇多的,这个状态的明军,还真是不适合继续跟倭寇作战,要是大部队再次南下的话,日军只需要坚守住几处险要之地,便能将明军逼退。
除了军马外,粮草也是一个问题,好在李如楠在海汀仓有了新发现,这才让明军避免陷入无量可用的窘境。
不过这仗打到这个份上就罢手的话,李如楠怎么都不甘心,可是不甘心又能如何,主帅是李如松,他就是亲弟弟也只有听从命令的份。
明军在平壤这就算是住下了,任凭那些朝鲜大臣如何哭告催促就是不肯继续南下,朝鲜大臣没了办法,只能去回辽东去找宋应昌,宋应昌有心不理会,但是那些朝鲜人就堵在宋应昌的府门口一通大哭,就跟宋应昌家里死了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