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臣权> 263 好惹事的涂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3 好惹事的涂节(4 / 6)

无闻,你这是胡作非为,如此问案,如此昏聩,信口栽赃,其中必有阴谋!”

余无闻霍地站起,喝道:“范纯仁,你仗势横行,欺压良民,贪赃枉法,铁证如山,死到临头了还如此嚣张。本县正告干你,若是识趣,快快画押招供,免得皮肉受苦。”

“大胆狗官,无法无天,老夫劝你快快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衙役们!”

“在!”

“将罪犯范纯仁立即拿下!”

“是!”

立即拥上几个役吏将挣扎呼喊的范纯仁戴上枷锁。范纯仁骂不绝口:“狗官!贼官!你如此倒行逆施不得好下场!”

江氏、刘氏嚎啕着扑向范纯仁,被衙役拉住。余无闻挥手呵斥道:“轰了出去!”衙役们便将她们架着拖出公堂。

余无闻坐下,猛拍惊堂木,说:

“范纯仁,你招还是不招!”

范纯仁狠狠地向他唾了一口:“呸!老夫堂堂六品朝廷命官,一生廉明清正,虽然告老回归故里,但你这贼官有甚资格在老夫面前呼叱嚷嚷!”

余无闻推椅扶案兀地站起,几乎狂叫起来:

“大刑侍候!”

衙役们发出了“威武——威武——”的低吼,同时将刑具叮叮当当地搬来。

范纯仁被推到刑具前,他怒视余无闻,双目如炬,听着如狐嚎狼嗷般的堂威,看出余无闻狡黠凶残但又色厉内茬的胆怯。这猝然变故,他不惊不惧,为官多年的经验和对复杂世事的洞察,他意识到,这突发的官司不是偶然的了。

……如今江宁县平地风云,莫名其妙地制造了这一起案件,公然毁证栽赃,置他余死地,显然是故发旁枝,看来王武德的背后,肯定有什么蹊跷了……。

范纯仁被狂吼的余无闻和加身的夹棍打断了清醒的思絮,一阵钻心碎骨般的锐痛,老先生昏迷过去了。

看到这种情况,郑虎一揉身便想上前去制止,但是却被在一旁冷静观看的庞煌伸手拉住,向他摇了摇头,示意不可莽撞。

这件案子的背景,在锦衣卫无所不在的情报能力下,已经是无所遁形,其实很简单,王武德的那八千贯宝钞,自然不会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但是那二百亩的田地,却被目前身为御史中丞的涂节看中了。

因为王武德家的那片地,正好在秦淮河岸边,却和涂节家的田地练成了一片,好看的小说:。涂节自然想要收了那块地,自己兴建庄园所用。这本来是买卖上的事情,朝廷虽然对于官员管制的很严格。却是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官员购买私产。

而正值御史台准备改制成都察院之际,涂节也不想多生枝节,但是华夏汉人几千年以来的传统,越来越垂涎那块地皮,于是用安插王武德进入五城兵马司的诱惑,再加上用当时的地价购买王武德的那块土地。

本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却遭到了财产监护人范纯仁的阻拦,范纯仁虽然不知道背后是涂节想要这块土地。虽然还知道了范纯仁也未必肯低头,但是出于对刘氏和其两个女儿的考虑,他坚决不同意出卖土地。

因为他知道,卖土地的来的钱,估计一文钱也不会落入刘氏的口袋之中,那叫这孤儿寡母的怎么生活呢,出于对老朋友的负责,他要负责到底。

问题就出在这个负责到底的缘由上,范纯仁如此顽固。得到刘氏孤儿寡母感恩的同时,也遭到了涂节的怨恨。

但是范纯仁也不是一点来头也没有的人物,他是六品官员致仕,虽然告老还乡之前。只是六部中最不起眼的工部都水清吏司的主事,在京师千百官员中,只属于中下层次的官员。但是他却是有一个很直接的靠山,就是胡惟庸。

说是靠山。也不算是靠山,范纯仁的妻子江氏是胡岚的乳娘。这个关系下来,也算是一个很可靠的靠山,有了这种关系,范纯仁虽然一直没有明说,但是在大明的官场上,也算是安安稳稳的干到致仕为止。

当然,以范纯仁的性格,从来都没有假借过胡惟庸的名誉办过任何事情,但是在大明这种朝代之下,本来涂节应该看着胡惟庸的面子,也不能太过于难为了范纯仁的。

但是不知道涂节怎么想的神来之笔,他试图将此事攀诬到胡惟庸的身上,虽然现在京师上下表面平静,但是暗中涂节曾经弹劾胡惟庸谋害刘伯温的事情,已经不知不觉的悄然传开了。

就算是胡惟庸不动声色,涂节和其已经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这一点涂节心知肚明,所以干脆利用自己是御史言责无罪的特权,在江宁县将范纯仁的案子打造成铁案之后,然后再次试图弹劾胡惟庸。

关于这一点,庞煌已经想透了其中的关键,所以今天只是来看,而不是要做什么,而以后,他也会利用锦衣卫的身份来看,看胡惟庸会不会插手,看涂节会怎么进行下去,关键时候,他要利用这件案子的结果,去做一些事情。

不过看着年过六十的范纯仁受刑而昏倒,心里也觉得颇为不忍,于是更加认识到政治的可怕,自己难道也变成了其中的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