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上的阵阵钝痛让丞相夫人心里很是不安。 一直跟随丞相夫人的嬷嬷道“夫人别着急,老爷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了。” 丞相夫人刚应了一声,下的突然的巨痛让无法再分神。 老嬷嬷垂下的眼眸中,有一抹紧张和愧疚一闪而逝。 屋子里,进进出出,水一盆盆送入,又端出一盆盆血水。 “啊” 丞相夫人的惨叫划破天际。 丞相夫人难产了,孩子一直生不下来。 不仅稳婆着急,老嬷嬷也很着急。 要是不能按照那人的吩咐做好事,她的一双儿女今夜就要横死荒野。 老嬷嬷流下了老泪来。 照顾了这么多年的小姐,她对不起她啊 好在稳婆是极其有经验的,又是一刻钟后,胎位终于顺了。 婴孩的啼哭声唤醒了虚弱的丞相大人。 “恭喜夫人,是个千金。” 稳婆也很开心。 丞相大人已经有了两个儿子,想来,添一个千金会很开心。 “好,把孩子给我看看。” 稳婆忙把孩子递给丞相夫人看。 孩子的肩头有个小小的梅花印记,粉红粉红的,很是漂亮。 “乖女儿” 丞相夫人太累了,看到女儿心满意足,闭上眼睛刚想要睡下。 变故就在这时发生。 老嬷嬷笑道“把孩子给我,我带孩子去找娘。” 稳婆把孩子递给了老嬷嬷。 可是老嬷嬷这一去,便彻底消失了。 等老丞相回来看过了丞相夫人,这才想起孩子来。 再一找,哪里还有孩子的影。 丞相夫人气得一病不起,要不是丞相大人用金贵的药吊着,又一直寻找丢失的婴孩,恐怕丞相夫人心中没有寄托,早就一命呜呼了。 “原来丞相府还有一个千金” 方塘也是唏嘘感慨不已。 “公子,现在的丞相是老丞相的大公子,老丞相虽然告老还乡,在朝中的影响力,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要是咱们找到了丞相府丢失的千金,公子的大业肯定事半功倍。” “这又谈何容易,老丞相不都找了三十多年了,咱们也找个三十年吗到时候,不说老丞相没了,说不定那千金也没了” “公子,事在人为。” 江先生叹了一口气,严肃道。 “属下打听到,老丞相已经走了线索,丞相千金就在德阳州境内,很有可能就在青山县。” 方塘点头“难怪他老人家要这么大老远的跑到青山县来开书院。” “公子” “让锦煊那边多加留意,要是可以,把今天这两个孩子弄到青山书院去。毕竟名气在那” “公子如何看好这两个孩子,虽然他们的资质还算不错” 方塘摆摆手。 “属下知道,一定竭力栽培。” “那就好。” 方塘抿了一口茶水“西边怎么样了让你们打听的那个人,可有什么消息了” “魏家军军纪严明,咱们的人渗透进去,花了一些时间。 那个人已经是千户长了,拒线子来报,他很努力,而且得了魏将军的赏识。” “嗯,必要的时候,让人保他一命,只要活着就好。” “是,属下明白。” 江先生垂下的眸中有一抹担忧之色。 做大事的人,怎能这般儿女长。 景秀四人在街上小逛了一会,又去看了景母,见她还做得习惯,几人便回了铺子。 铺子里的人没有昨天多,但也不算少,铺子里坐了满满当当的。 跟前世一样,来这里的,多是些年轻人。 景秀把这里设计的很好,每一小格都是独立的空间,门口有珠帘隔着。 既不会显得光线暗,又能遮挡他人的视线。 这样的环境也算是独具一格,喜欢的人不少。 几人进了铺子,外面的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 “还好我们回来得及时。” 景秀笑道。 “嗯,你鞋子都有点潮了,回屋换双鞋子,别着凉了。” “好啊。” 景秀刚走没几步,迎面就碰上了高凤。 高凤笑道“秀姐姐,易大哥。” “怎么样,还习惯吗” “很好,我都能做。” 高凤下意识把手收到了背后。 景秀瞥眼看到她的手背有些红,眉头立时蹙了起来。 “手怎么了” “不碍事。” “嘿,给我们加杯茶。” “来了。” 高凤应了一声,转头对景秀道。 “秀姐姐,我先去忙了。” 好似怕景秀再问她什么,逃也似的跑了。 景秀便和易承安几人回了后院。 “承安,你去药铺买些烫伤膏来。” “行,我先打水给你泡脚,一会就去。” 景秀脸上绽开了笑容。 她的脚是有些凉呢。 景秀泡了脚,感觉有些乏了,索倒头睡一觉。 反正前面三四个人,也够了。 易承安去了药铺。 小承望和景峰两人在承望的屋子里,一起练大字。 写毛笔字,景秀是教不了,干脆买了字帖回来给他们临摹。 景秀一觉睡到了中午时候,起来时,易承安已经把饭做好了。 吃了饭,景秀就有些闲了,想着来既然来了镇子上,是该去方家看看老夫人。 亲自下厨做了一些糕点,朝着方家而去。 老宅里。 自从大房的人搬到镇子上,村子里又来了三个陌生男人住在了张柱家。 老宅的人就浑不舒坦。 当然,这不包括易罗氏。 人家有本事是别人的事,她只要自己的儿女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就好。 这天,天下着雨。 一家人都没去地里干活。 易多寿躺在上,懒洋洋的养神。 没多大一会,易多寿起穿衣朝外而去。 “你要去哪里还有几天承顺就要去学堂了,难得他在家两天,你多跟儿子说说话。” “有什么好说的,别打扰他念书,我出去一会。” 清河村的最西边,是郑寡妇家。 郑寡妇刚嫁到清河村不久,老郑头就死了,没有留下个一儿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