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62:江先生(1 / 2)

方旺心下凄凉。 似乎,他也应该找个媳妇儿了。 方塘瞪了一眼自家不正经的小跟班一眼。 方旺立马收回了自己的小心思,上前敲了敲门。 两个小家伙都很紧张。 景峰之前是在村子里的私塾念书,早就听说过江先生的大名。 马上就要见到江先生,在这里念书,小家伙生怕自己表现不好,让江先生不喜欢。 反观小承望倒是没有那么紧张。 景秀都不知道,该说小家伙心大,还是什么了。 很快,一个书童来开了门。 看见方塘,态度立马变得恭敬起来。 “方公子,里面请,江先生已经在等着了。” “好。” 方塘一收折扇,迈步朝里走。 景秀在心里暗暗赞叹,有个到处都吃香的大哥,真是不错呢。 江先生的私塾是个两进的小院子小院子。 前面是学堂,后院江先生和江夫人居住。 前院的正堂是待客的地方,左边是课室,右边是个小小的书屋,可供学子们看书,很是方便。 院子里有一口井,一颗银杏树。 银杏树叶已经黄了,飘飘洒洒,落了一地,很是漂亮。 要是天晴,肯定更好看。 景秀有些惋惜,昨儿还是大太阳,今儿就下雨了。 这天气,真是让人猝不及防。 正屋里,江先生正在喝茶。 江先生一青色长衫,年约四五十,一正气。 方塘走了进去,恭敬地行了一礼。 景秀几人跟着行礼。 江先生看了方塘一眼,而后笑道。 “方公子,请坐。” 方塘坐了下来,招呼着景秀和易承安也坐了下来。 易承安把礼物摆到了桌子上。 江先生看了一眼,很是满意。 芹菜、莲子、红豆、枣、桂圆、干瘦条,这是古时学生需要给学院或先生的六种带有特殊寓意的礼品,被称为“束脩六礼”。 “芹菜寓意勤奋好学,莲子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启窍生智,干瘦条寓意谢师恩。 易承安一早就找人打听好了,早早的就备下了。 两个人,备了两份。 “你们上前来。” “是,先生。” 两个小家伙很恭敬,乖巧地上前,给江先生行了一礼。 “你们叫什么名字” “回先生,学生景峰,小安村人。” 小承望有模有样的学道“回先生,学生易承望,清河村人。” “嗯。” 江先生点了点头。 “今年多大了,可念过书。” “回先生,学生今年十二了,去年中了童生。” 小承望心生羡慕,忙道“回先生,学生今年八岁,不曾上过学堂,不过,大嫂在家教我背了三字经,我会背三字经,也能把字认全。” 小承望直了脊背。 江先生顺着小承望的眼睛,看了景秀一眼,很快转过头来。 “行,那我现在出题考考你们,要是过了,就可以在这里念书。” “是,先生。” 两人更加恭敬了,神严肃得像是要朝拜。 景秀不由想起了前世的学校。 学生越来越“矜贵”,在学校里胡作非为的,混子的。 让老师头疼不已。 最关键的是熊家长。 明明是孩子做错了,责任全部推给老师,怪老师没有教好。 要是出了事,第一个逮着老师不放。 老师不仅要教学,还要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更要给家长普及道理。 教学有时候已经不是主要的工作,乱七八糟的事就能把老师打垮。 思绪纷乱间,景峰已经回答了先生的问题。 江先生很满意,又写了几个字让小承望念书来。 小承望不负众望,认得认识犒劳。 “好,可以了,三后,你们就到这来上学。” “多谢先生。” 两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又重重地给江先生鞠了一躬。 “先生,这是束脩,以后我弟弟们就麻烦先生了。” 易承安把束脩递上,客气道。 “不用客气,只要他们认真学,教好他们是我应该做的。” 江先生脸上带着淡淡笑意,显然是极其满意景峰和易承望的。 外面的雨已经停了。 几人起准备告辞。 方塘道“妹妹,妹夫,两位弟弟,我让方旺先送你们回去,我这里还有几句话和江先生说。” “大哥,不用麻烦了,正好不下雨了,我们还要去街上逛一下,就不坐马车了。让方旺伺候在大哥边就好。” “这么凉的天气,路上滑,你肚子里揣着我外甥,还到处乱跑。” 方塘不赞同道。 “大哥,别担心,有三个男子汉保护我呢” 景秀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景秀话落,三个男子汉都不自觉直了脊背。 逗趣的模样,让江先生和方塘都忍俊不。 “大哥别担心,我会照顾好秀娘的。” 方塘这才点头放景秀离开。 景秀几人又给江先生行了一礼,这才离开。 屋子里,只剩下江先生和方塘。 方塘冲着方旺使了个眼色。 方旺会意,纵一跃,便到了屋顶上,眼中哪里还有半丝平里的憨态,满眼的凌厉与肃杀之气让人清楚的知道,这人手上见过血。 江先生立时站了起来,拍了拍手。 江夫人从后院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一封信。 恭敬地递到方塘跟前。 “公子。” “嗯。” 方塘接过信,打开信纸,一目十行。 “公子,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 江先生见方塘脸上神色变幻莫测,有些不解。 “原来老丞相到这里来是为了找人。” 方塘淡淡道。 “找人,找什么人” “丞相家的千金。” 江先生蹙眉。 老丞相家不是只有两位公子,如今两位公子都在朝中任要职。 怎么会出现丞相府千金 “你也很纳闷是不是” 方塘淡淡笑道。 江先生诚实地点了点头。 “事要从三十二年前说起” 三十二年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