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公主二嫁> 第二十九章 一片热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 一片热枕(1 / 2)

手指轻动,鱼饵从指缝间落下,水底的鲤鱼在争相琢食。 湖里养了几尾鲤鱼,是景容前几年养的,据说还有一尾金鲤鱼,可是,至少,傅钰从未看见过,景容也没有看见,曾经以为已经死了,不过,倒是有仆人无意间经过的时候,看见金光一闪,应该,是还活着,也许是怕生吧。 景峰站在傅钰的身后,不动不响,好似一个木头人。 “子绪。”远远的,于一飞走了过来,他的身后是景容,傅钰回头看了一眼,又转回来,手指捏了一点鱼饵,洒在水里,等于一飞走近了,才说道,“你怎么来了?” 于一飞晃晃悠悠的走到,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刷”的一下,打开,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我本风流”,握在手里,一下一下的摇着。 “这沈家之子状告禁卫军,灭门惨案另有隐情。”于一飞啧啧两下,“你这手也够快的。” 傅钰一愣,“什么意思?” 于一飞笑道,“这大街小巷可都传遍了,你才沈国奉知道了没有。”说笑了两句,见傅钰沉着脸,不由得说道,“莫非,不是你做的?” 傅钰拍了拍手,扫去指间的鱼饵,“不是我,我还没来得及。” “不是你,那是谁?”于一飞道。 “熙和公主。”傅钰回答。 不去想,为何会是熙和公主,反正,这两个总有些自己不知道的小秘密。这么一想,还真有些微妙啊。 于一飞拿着扇子,一上一下的颠着,“这么说,沈俊真的去告状了,还是去的京兆府尹王丰哪里?” 傅钰道,“除了他,其他人都不可以。” “你就不怕他将此事压下,或者,直接杀人灭口?”于一飞有些吃惊,什么时候,居然这样大胆了,一旦王丰为了保全自己的官位,将沈俊给杀了,那就不妙了,要知道,一旦沈俊所言属实,那就意味着,这可是冤假错案了,虽然自古以来,冤假错案是免不了的,但是,也没有自己给自己定刑的呀。 “他不会,”傅钰淡淡的说道,言语却是笃定。 于一飞不解,“为什么,我可是听说,这王丰可是深谙中庸之道。”也就是所谓的胆小怕事。 “那是现在,从前,他可不是这样的。”傅钰说道。 “是吗?”于一飞不信。 傅钰转身,走到了一旁的小亭子,亭子中间有一张石桌,石桌上放着点心,一边还有一个小炉,小炉上放着一个水壶,此时,正冒着热气。 傅钰坐在凳子上,桌上放着一个托盘,上面是茶壶,还有茶杯,一边还有镊子和茶叶,将茶叶放进茶壶里,傅钰用一边的干毛巾垫着,拿起水壶,往茶壶里倒,然后,将水壶放回去温着,茶壶盖上盖子,这才说道,“王丰,当年是状元,文采出众,只可惜,为人过于刚烈,文章确实做得很好,但是,不懂变通,却是个清官好苗子,当初审理卷子的,是当朝太傅,并且,因为怜惜其文采出众,并收了他做门生。王丰也的确十分有才,为官期间,正直廉洁,而他也娶妻生子,好不逍遥,只可惜,好景不长,当时出了一件贪污军饷案,贪污这种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无人敢查,便将此事推给了王丰,王丰越查,越吃惊,不仅查出了贪污军饷,还有贡品,甚至,为了一己之私,残害百姓,案子越来越大,到后来的时候,牵连的实在是太大了,不少他平日交好之人,都劝他,莫要再查了,可是,王丰不肯,他觉得,天地正道,为官者不为民做主,不能还众人公道的话,如何为官。” 于一飞愣了一下,“这王丰,想不到,居然如此有魄力。” “是啊,有魄力,只可惜太急了。”傅钰摇头,“王丰当年不过小小的一个户部侍郎,无权无势,不过一腔热枕,以为只要努力,便可以还一个公道,却不知,官官相护这个道理,也就注定了他日后的悲剧。” “要是你,你怎么办?”于一飞突然问道。 傅钰一愣,想了想,道,“查一半,放一半。” “何意?” “只查军饷贪污,当吃之事,只因为大战在即,皇上震怒,所以,贪污军饷的人,必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但是,王丰过于着急,居然将其他的事情也扯了出来,这样一来,人人自危,便不会袖手旁观,皇上即使震怒,也明白众怒难犯的道理,所以,王丰注定是输的。” “后来,怎么样了。”于一飞突然有些兴趣了,当年这样的一个人,如何会变成如今的样子,当初,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王丰犯了忌讳,遭人报复,他才三岁的孩子,被发现淹死在了池塘之中,而这个时候,皇上对于他的证据也只是,高高拿起,重重放下,只处理了几个无关痛痒之人,王丰得知后,一病不起,等他好了之后,他发现自己被排挤了,后来,被人陷害,险些失了性命的时候,是他的老师,太傅大人,力排众议,将他外放,虽然远离繁华,但是,到底是留下了一条性命,他举家迁移,妻子因为他之前的险些失了性命而受了惊吓,加上路途颠簸,不幸流产,而他的父母也因为受不了打击,缠绵病榻,不久也去世了。从那之后,王丰就变了,变得胆小,变得中庸,但是,骨子里该有的东西,我相信不会那样轻易的就更改了,他依旧还是那个不畏强权的王丰,只是,少了一个契机。”傅钰说道,言语里,不见丝毫同情。 于一飞有些唏嘘,“看来,他也是一个可怜人,只是,你怎么知道,这一次,就是契机呢?”万一不是,岂不是糟糕。 “当年,王丰查的时候,他的老师,太傅曾经劝过他,可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