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阿傻异样
面对杨太后殷切的目光,张曦感觉分外热切,热切得有些灼烧。
尤其是接下来,杨太后的话,令张曦不知如何是好,恨不得今日没进这一趟宫才好。
“清妃,你是孤认的义女,以后别叫娘娘,可以直接叫孤阿母。”
阿母。
这是在那一辈子里,她对杨太后的称呼。
按说,无比熟稔,张张嘴就行了,只是想到阿娘,想到大姐,她的喉咙像被掐住了一般,怎么唤不出来。
简简单单两个字,在舌尖上打转,又咽了下去。
“刘姆没说,只说让我唤她阿姆。”张曦只得用刘傅姆蒙混过关。
“那不一样。”杨太后忙说道,不过瞧着张曦一脸懵懂与迷茫,杨太后便放弃了解释,她不能期待,一个四岁的孩子,分清姆与母的意思。
于是又细声哄张曦喊她阿母。
只是张曦的嘴,如同锯了嘴的葫芦,再不肯开口,及至杨太后耐心告罄,张曦也不曾喊出来,杨太后不由大失所望。
正好有人求见,于是杨太后吩咐秋桂带张曦去其他地方逛逛。
跟着秋桂出了弘德殿,张曦也不由松了口气。
杨太后的热情与执着,她还真是吃不消。
这次进宫,她主要是来了找圣上宇文赞的,因此,出了弘德殿,仗着对宫里路径熟悉,张曦直接往宣政殿的方向走去。
“县主要去哪?”
“去宣政殿找陛下。”张曦仰头望向秋桂回答。
“陛下病了,县主过去不方便,”
秋桂说完,又哄道:“陶乐园的春梅和早桃都开花了,奴婢带县主过去瞧瞧。”
生病了?
张曦愣了一下,难怪,她往常进宫,没一会儿宇文赞就会赶到弘德殿,今日这么长时间,都没过来,原来竟是病,“既然病了,我正好过去探探病。”
饶是秋桂见惯了张曦小大人的模样,但此刻,听一个四岁的小孩子说探病。
秋桂心中还是觉得有一股子说不出的怪异,“陛下需要静养,娘娘不让探病,奴婢带你去陶乐园,可以折几春梅,回来给娘做插瓶。”
什么样的病,不让探病?
张曦虽猜不到,但也觉得里面一定有问题,不然,秋桂不会一力劝阻她,不让她过去。
杨太后不让探病,大约她别想见到宇文赞了。
一时之间,今日这趟进宫,便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百无聊赖地跟着秋桂去陶乐园,一路之上,想着怎么才能免去阿公顾跋的县令一职,使得他只能选择接受尚书府的征辟,从而早日回洛京。
这样一来,整个人便有些心思不属。
心不在焉慵懒地待在乳母胡月怀里,连路都不愿意走。
除了圣上宇文赞,有权力免去顾跋的县令一职,剩下的,最不愿意阿公顾跋出仕为官的,就是从善坊顾家那一家子,更具体一点,是顾家二房那一家子。
宇文赞这边使不上力,那么她只能从顾家二房入手。
她记得,她嫁入顾家前,顾家二叔的官位,有十余年没有变动过,如果没有意外,顾家二叔,现官任祠部郎中,为正六品。
后来,她嫁入顾家,顾家二叔,才升为正三品的祠部尚书。
如果可以,在阿顾一家子进洛京前,她都不想见到从善坊顾家的人,尤其是顾家祖母沈夫人,亲手送给她一杯毒酒的人。
不说,之前十来年的疼爱,都是虚的。
单单那一杯毒酒,她就不可能不恨她。
张曦再回到弘德殿时,发现阿耶也进宫了。
“冷不冷?”张婴瞧着女儿被风吹得有红似白的脸蛋,问道。
“不冷,外面的太阳很大。”张曦走过去,在阿耶身边跪坐下来,抬头,对上首的杨太后和杨昭训招呼一声,“娘娘,三娘。”
杨太后点了点头,眼中多了丝不易察觉的冷清。
杨昭训直接哼了一声。
瞧着杨昭训的表现,张曦放下了心,她还真怕,杨昭训突然给她好脸色起来。
张婴在旁边见了,微微皱了下眉头,看来,不让小女儿进宫来是对的,要不然,就杨家三娘子这脾性,自家女儿还不知道被欺负成什么样子。
几乎一刻都不想多待,“等会儿跟着阿耶回家,那方私章,已经刻好,你跟阿耶回去取。”
“好。”张曦点头答应,她也没想在宫里留宿。
跪坐在上首的杨太后笑着开了口,“清妃好不容易进一趟,不如在宫里多住几日。”
“她最近跟着刘傅姆开始识字学礼,每天都有两个时辰功课,这个不能耽误。”张婴不待小女儿张曦回话,先说道。
“你也太心急,新平比清妃还大一岁,我都还没给她启蒙。”
谁知杨太后话音一落,靠在杨太后怀里的杨昭训脱口就道,“我才不要识字,学那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