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岗那小河里几具尸体顺着河流一直向下漂流,至于飘到哪,谁知道。
青石山脚多了一大一小两座新坟,坟面插了两个用木板做的墓碑。秦初一坐在小坟头前,一块小墓碑上写着“忠犬阿黄之墓”,秦初一眼眶通红,显然是刚哭过一场。
秦雪远远站在后面,眼睛力有泪光闪烁,看着坐在坟前的身影。
“老黄,对不起了。”
秦初一擦了把眼泪后起身离开,经过秦雪儿时平声道:“走吧。”
二人回了家中,屋里青砖地面上,已经用水冲淡血迹。
屋里凌乱不堪,楚牧睡觉的床板也已经拿去做了墓碑。秦初一眉心那梭形的印记深红发紫,原本俊俏的面孔,如今多了些妖艳的气息。
秦初一拿出了那个藏钱的木头盒子,里面白花花的约莫有二三十块银两,当年的一些盘缠,如今也就剩余这么多。
秦初一看向一旁的秦雪儿,柔声道:“收拾下东西,我们明天去豫州。”
秦雪儿没有多问,微点了下头。
……
安州东边紧挨着青州,青州临东海,有“人间望仙府”得名头,青山郡在两年前新开了一家镖局,人气旺盛,院里院外全身进出的镖师与一些伙计。
气派的门头上一块匾额上,有几个雕刻镀金的大字-虎头镖局。
一个年轻人挎着刀,手拿着几张纸慌慌张张从外面跑了进去,一路上擦碰到一些人,那些人只听见一句“对不起”便看到一个身影早已跑远。
大堂前一个独眼龙长的五大三粗,穿着一身褐色的镖头大褂,看到那慌慌张张跑来的年轻人骂道:“秦年!你小子慌慌张张是跑来投胎吗!”
说话的这独眼龙自然是那褚虎山,被他骂的那秦年自然是当年那年轻山贼,落魄的世子殿下,作为亲王世子,自然是和亡国皇子秦初一同姓,只是二人并不认识,也没露过底而已。
青州是褚虎山的老家,当年汉王朝当朝时,青州、安州、豫州、永州这四个州府全是秦年父亲济安王的管地,青州也正是济安王府的驻地,秦年也是在这长大,当年二人离开青石山后便来了青州,打拼了一年后,在青山郡也都混熟,最重要的是,北寒王朝当年立朝后,大部分基层官员都没更换,这青山郡的县尉依然是之前的县尉,当年秦年有恩与他,混了一年后的褚虎山打算在这交通命脉开一家镖局,秦年二人便去拜访,那县尉非没有翻脸不认人,而且还相待如故,大力支持,一是还恩,而是还能捞上一些油水,何乐而不为,所以二人这镖局便干了起来,生意慢慢火热起来。
秦年将手里的纸拍在褚虎山胸口,喘气道:“看看。”
褚虎山拿着手里的几张纸皱眉看着,道:“胭脂榜?”
秦年摇了摇手说:“看武评榜,和江湖志。”
褚虎山找到武评榜,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瞅了眼秦年道:“看什么?”
秦年上前指了个名字道:“眼熟不眼熟?这个名字!”
褚虎山看着秦年指了一个武榜倒数第三个名字,嘴里念道:“李长卿……李长卿?”
褚虎山虎躯一震,一个眼睛瞪的老大,看着秦年咽了口唾沫,语气有些停顿道:“是……是当年被……被我打劫的那个小子?”
秦年点了点头,褚虎山若有所思,不敢相信当年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轻的江湖雏,如今登上了武评榜第四十七的名次,秦年抹了把脑门的汗道:“不知道当年那小子遇到什么机遇了,真是让人羡慕。”
褚虎山白了发牢骚的秦年一眼骂道:“羡慕有个鸟用,晚上不用押镖了,赶紧滚蛋。”
秦年被褚虎山这么一说,似乎想起自己还有事要做,撇了撇嘴转身离开,刚走没两步,秦年掏着耳朵说:“那个……上面还有老黄的,在第几我给忘了,在中间那片,你自己找找。”
褚虎山下了两个台阶,一屁股坐下,拿着武评榜仔细找着老黄的名字,一只眼睛晃悠了半天,这才在第二十九名那看到了老黄的名字-黄剑来。
说来也怪,这老黄名里有个剑字却腰挎双刀,当年褚虎山问他,黄剑来不练剑,怎么练起刀来了。老黄说这天底下用剑的太多了,想另僻捷径,这样容易成名。如今这老黄挎双刀已经砍到了天下第二十九,也算是天下闻名了。
褚虎山看着看着,不由咧嘴一笑,吼道:“真他娘的霸气!”
……
南关是安州去江北豫州的一个渡口,武陵江江宽二十里,这里有一个关于老于的传说,那都是很早的事了,老于刚入陆地神仙境没几日,便去江南那时候的剑道世家“李家剑阁”,那年正是武陵江观潮时日,浪高近两三丈,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东北朝西南横斜的白线,迅速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