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永世帝唐> 第四百一十二章:患得患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二章:患得患失(3 / 3)

韦氏族人心喜,机会来了。

“不过,待参观完这里和宴席结束后,清风再献丑。”

只要你写就行。早一会儿晚一会儿都无碍。

殷清风让月眉五人先回去,他带着韦氏族人向教室走去,“当初匆忙建造,有些简陋。”

在一间教室外,韦瓒指着门框上的“二年二班”问道:“这是”

殷清风看了一眼,解释道:“《孟子·滕文公上》中:“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但清风取“学堂”二字命名这所庠序,则是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中:“始文翁为蜀守,立讲堂作石室於南城。永初后,学堂遇火,后守更增二石室。”。

而“年”与“班”,则是学年和班级的意思。

学年表明学生是在哪一年入学的。

新学生入学后为一学年,到了次年则为二学年,以此类推。

而班级二字,则是清风引申汉代官位的等级而来。如,东汉的荀悦的《申鉴·政体》中有:“高下失序则位轻,班级不固则位轻。”。”

韦氏族人又是一惊。

短短几句话,包含了《孟子》、《水经注》、《申鉴》三部典籍。这怎么可能?

《孟子》还好说,毕竟是先贤之书;听说潼关外大河之桥是他的部曲修建的,观看过《水经注》也可以理解。但《申鉴》可是被世人称之为“道之可观者也”,他也曾阅读?

读这些书,或许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做到了学为己用!这可是读书最高的境界啊!

想要学有所成,第一要博览群书,第二要废寝忘食、孜孜以求。如此坚持多年后,才能做到学为己用。

他到底多大年纪!他不可能为了标新立异而专门找出这些典籍来阐释新意吧。

等进了教室,韦氏族人又愣住了。

黑板、阶梯教室、讲台这是学舍?

殷清风一一讲解后,又带着他们去了学生宿舍。

这些宿舍是特意为城东农庄的孩子们建造的。

直接上了二楼后,殷清风说道:“建造这里时,水泥还没有问世。”他跺了跺地板,“否则就不会使用木质地板了。

现在清风手下的人,已经用水泥做出榫卯状的构件,若是再建造这样的房屋,即使有剧烈的地动,这房屋也坚固无比,不虞有崩塌的危险。”

用水泥做出榫卯状的构件?那岂不是说,未来所有的房屋都可以用水泥代替木材?

上到公卿,下到庶民,每建造一座房屋都要使用水泥,这、这何等的收益啊~~~

恨!太恨了!当初韦氏怎么没想着要加盟水泥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