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为了反馈一下同学们掌握的实际情况,一年级四个班在星期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了一次测验。虽然我预料到成绩不会多么理想,并不抱太大的奢望,可结果还是使我大失所望。最高分也有两个九十分以上的,可大多数同学只在七十分左右,还有二十多个不及格的。一般的同学对那些机械记忆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可对于理解性试题的把握就差多了,好多同学在这样的试题上干脆就是空白。看来,要改变这种现象,确实要花费一番工夫了。
第二天早操后,我到教室辅导。一些同学在朗读,大多数同学却在埋头写着什么。早上那么好的记忆时间,干嘛不朗读呢?带着疑惑,我一个个去看,竟然都在抄《数学练习册》!由于我平时并不要求语文早自习必须看语文,看到我走近,他们并不停下来,仍然旁若无人地抄着。
又是抄《数学练习册》!我不觉有些生气了,于是问他们:“怎么不朗读呢?”
“俺们第四节考数学,马老师说就考《练习册》上的,考后十名的每人罚三块钱呢!”一些同学七嘴八舌地回答。
唉,有什么办法呢?转了两圈,又转到讲台上,拿起黑板擦敲了敲讲桌。同学们就都停下来,望着我。
“你们大清早就抄《数学练习册》,挺辛苦的,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我笑了笑说。
听说要讲故事,同学们都兴奋起来,一个个嚷着让我快点。
“好,你们可不准注意听!”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我微笑着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李政道博士,他是美籍华人,著名的物理学家。二十九岁时和同是美籍华人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合作,打破了‘宇宙守恒定律’,获得了世界物理学上的最高奖‘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可是四十五万美元,合人民币三四百万呢!”说到这里,我停下来问,“你们想得到那么多的奖金吗?”
“想!想!想得很呢!”
“好,你们只要认真听下面的话,就能得到那么多奖金!”笑了笑,“一九八四年五月二日,李政道博士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并和少年大学生进行了一次会谈。他在座谈会上对少年班大学生说:考试,只是一个人的记忆能力,考的是运算技巧,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的重点是能力的培养。”
说道这里,有几个同学会意地微笑起来。
“不要笑!”我认真地说,“重点还在后头呢!李政道博士问大学生:‘你们谁是上海来的学生?’ ‘我是!’一个同学回答。
‘你对上海的马路熟悉吧?李政道又问。
‘熟悉!差不多。’
‘那好,我再找一个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同学。’李博士指着另外一个同学说:‘比如你,没去过上海。现在我给你一张上海地图,告诉你,明天考试画地图,要标出全部主要街道名称。’然后又回过头对那位上海同学说:‘不过,并不告诉你,第二天叫你们来画地图。’”
讲到这里,我问听得入神的同学:“你们说,他们两个哪一个地图画得好些?”
“肯定是那个没去过上海的同学画得好!”
“对!同学们说的对!”我笑着往下讲,“李博士说:‘他甚至可以连街道名称都标得准确无误,但是,再过一天,把他们俩都带到市中心,并且假定上海市所有的路牌都拿掉了。’”说到这里,我又停下来问:“你们说,他们哪一个能从市中心走出来?”
同学们都笑了。
“答案是显然的——”我再一次停下来,严肃地望着同学们,一字一板地说,“李博士所说的话,也正是老师对你们要说的话。李博士说:‘我们将来搞科学研究时所研究的领域,就是没有路牌的地方。只有多走,才能熟悉。你地图虽然画得好,考试可以得一百分,但是你走不出去啊!所以,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牌子的地方也可以走路的能力,最后能走出来。这才是学习的最本质的东西。”
望着同学们一个个愣愣的样子,我提高声音说:“现在,把所有的书本合上,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大家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