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几篇课文,通过提问,我感觉到同学们的朗读水平普遍偏低,在地方浓重方言熏陶下的孩子们,普通话水平是可想而知的,就连吐字清晰、语气流畅这最基本的要求,能做到这一点的也是寥寥无几、凤毛麟角。
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呢?思考了很久,我决定从最基本的着手。于是,在一次上课时,我就在黑板上写了两个简单的绕口令让他们去背。
前庄有个严眼圆,后庄有个圆严眼,他二人见面来比眼,不知时严眼圆的眼比圆严眼眼圆还是圆严眼的眼比严眼圆的眼圆。
村前有个崔粗腿,村后有个崔退粗,他二人见面来比腿,不知是崔粗腿的腿比催腿粗的腿粗还是崔腿粗的腿比崔粗腿的腿粗。
同学们兴趣盎然地大声读起来。断断续续、含混不清的声音夹杂着不时的笑声在教室里回响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几个已经读熟了的同学嚷起来:“老师,再写几个难的!写难的!写难的!”
要求还蛮高的嘛!我笑了笑,就写了一个难度稍大的。
一个日子,一只尺子,一只枝子,一只虱子,一堆虱屎。不知是虱子先拉的虱屎后置在尺子上食完的枝子过日子;还是先食完的枝子后置在尺子上过日子拉完的虱屎;也不知道是枝子上的虱子在尺子上吃屎过日子还是虱子置在尺子上吃枝子日子拉屎。
“再写个难的很的!写难的很的!写难的很的!”有同学仍不满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金字塔不是一下垒起的——世界第一大胖子五百六十公斤的体重也不是一口吃出来的——先学会走再跑嘛!”
“嘻嘻!不会了吧?”贾依依嘻嘻嘻将了我一军。
“哼!要给你们一杯水,老师我可是黄河长江太平洋!一点点小意思,还难得倒本人!”
“那就写啊——”
“写就写!”我被那长长的啊字激怒了,“不过,中国的有些文字是可以看,却是不可以读的——写出来,你们也读不出嘛!”
“只要你能写来,我们就能读出来!不认的字,我们不会查字典吗?”一些同学亮出了法宝。
“如果有谁能读出来让别人听懂,我就做他的学生!”同学们的胃口已经被吊得很高了,做学生的,又有几个不愿当老师的老师呢!在全体同学面前露一手,可是每个学生都引以为豪的事。
“只怕写出来也是下雨天晒被子——白费功夫。”故意把吊在他们嘴边的肉又提了提。
几个同学已经不耐烦起来:“写啊,写啊,快写啊!”
“好,你们看——”
石室诗士施士,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子。试释是事。
“怎么样,读不出来了吧?”我微笑着,“不过,你们什么时候能读出来都算是我的老师。只是,你们有没有人有能力收下我这个学生呢?”
几天之后,以贾依依为首的几个学生还真乐意收下了我这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