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当天傍晚。 唐青正在吃饭。 跑项目的电话就来了。 意外的是。 第一个竟然是舅舅。 “舅舅。” “唐唐,听说你要在沪市投资几百亿?”秦玉刚下午得知的时候,也是愣了半天,几百亿,就算知道唐青有钱,也不免心头震撼。 “对,你这消息,还挺灵通。”唐青笑道。 “我这也是下午才知道,市里一把手打电话到我这里,让我问问我们省有没有可能,没办法,我这不算着你下课,才打给你。” 这事。 秦玉刚也头大。 几百亿。 他也有心动。 可是。 唐青是自己家人。 做的决定,都是生意,生意,就最好不要掺杂私人感情,而且还是这么大的生意。因此,唐青既然要在沪市弄,他做舅舅的当然支持。 只不过。 上头来问。 他也只好打这个电话。 估计省里也有自知之明,一个内陆的非经济发达省份,想要引来这个项目,几乎是没有可能。因此,只是让他问问,没说劝唐青。 不然。 他就真的为难了。 “舅舅,这个项目,不可能落在省里,不光是人才的问题,还有相关产业配套,我想,省里也应该知道。”唐青确定道。 “没关系,我就问问,一切,按照你的想法来做。”秦玉刚笑道。“省里也没让我劝你,只是问一下,你也别多想。” 唐青当然没多想。 好在。 省里没有给舅舅出难题。 “舅舅,省里工作如何?” “还行,这一个多月,走访调研得差不多了,主要问题,还是观念落后,设备陈旧,管理混乱,产品竞争力不强。。。总之,问题很多。” 秦玉刚感慨不已。 不到地方。 真不知道问题的麻烦,难怪前几任都没办法,也明白为什么市里希望他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有些企业,已经从内到外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好在。 不是都没救。 还是有部分不错的企业。 也是这些企业。 让他有靠自己去改变的信心。反正有唐家兜底,分分钟就能完成所谓的创汇和招商任务,他能放开了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加油,舅舅,我相信你。” “好。” 。。。 一周后。 十二月四日。 为了避免其他省市反应过来,出现变数。 市里要求速战速决。 于是。 在各个区的争夺下。 最终。 项目落到了浦东的新区手里。 没办法,谁叫人家的地方大呢!最关键的是,配套、产业集群、人才优势得分很高,而且很快,就会成为沪市的面积第二大区。 因为。 沪市正在进行区划改革。 准备把原先的南会区,并入浦东的新区,如此一来,新区的面积,将会翻一倍左右,仅次于最大,也是经济最差的从明区。 不过。 这种大事。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