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草草应对。所以,刘高读完信之后的反应不是嘲笑花荣,而是大怒,因为他感受到了花荣的鄙视,觉得自己遭受侮辱,后来,就连宋江得知花荣的方案之后,对花荣也是颇有微词。
但是,事情到这步事情尚有挽回余地,花荣将宋江夺了回来,只要宋江不再次落入刘高之手,事情也就过了。
当时宋江受伤不轻,花荣居然只派两个军汉,而且只送出清风寨就撒手不管,反过来,刘高派出的就有二三十。
花荣又是因为极度鄙视刘高而低估了刘高,等于是把自己和刘高都逼到了墙角,原本并不严重的情况一下子变得难以挽回。
花荣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梁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上梁山,骄傲不改,对此时的梁山大头领晁盖也并不恭敬,面对晁盖对自己箭术的质疑,强烈的好胜心油然而生:“晁盖却才意思不信我射断绒绦,何不今日就此施逞些手段,教他们众人看,日后敬伏我。”
然后几乎是直接向晁盖叫板:“恰才兄长见说花荣射断绒绦,众头领似有不信之意,远远的有一行雁来,花荣未敢夸口,这枝箭要射雁行内第三只雁的头上。射不中时,众头领休笑。”
事实上,上梁山后,花荣已经成为宋江的第二副手,第一副手吴用。
宋江走后,花荣就成为宋江集团领兵方面的老大,梁山射雁之后花荣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如果说在清风寨,骄傲让花荣吃到了苦头。
那么,在梁山则让花荣彰显出老大风范,敢于质疑晁盖的权威。
梁山江州劫法场,晁盖率领众人跟随李逵来到浔阳江边,一时找不到船只,花荣就当着众人的面公然向晁盖发难:“哥哥,你教众人只顾跟着李大哥走,如今来到这里,前面又是大江拦截住,断头路了,却又没一只船接应,倘或城中官军赶杀出来,却怎生迎敌?将何接济?”
后来,宋江因为私愤要打无为军,杀黄文炳,当时众人在穆家庄暂时修整,尚未脱离危险,所以,晁盖并不赞成,又是花荣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宋江:“哥哥见得是。虽然如此,只是无人识得路境,不知他地理如何。先得个人去那里城中探听虚实,也要看无为军出没的路径去处,就要认黄文炳那贼的住处了,然后方好下手。”
晁盖指挥劫法场颇为仓促,要不是张顺等人接应,后果尚未可知;宋江指挥打无为军则是运筹帷幄,镇定自若,大功告成,全身而退。
于是,晁盖权威削弱,宋江则众望所归,这个过程中,花荣是重要的推手。
最后来说说,花荣在梁山的排名,很多人对他排在五虎将后面很不爽,认为他的实力完全可以进入五虎将行列。
在梁山泊“石碣天书”上,花荣是天英星,排在四巨头和五虎将前四位之后、小旋风柴进之前,位列第九。
论本领,花荣正面单挑秦明四五十合不分胜负,加上全书第一、几乎箭无虚发的射术,既能肉搏又能放风筝,实战中只怕连卢俊义也未必能占上风(赚卢俊义上山时也曾凭射术吓退卢俊义)。
论资历,花荣初上梁山就被推为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之后的第五把交椅;论战绩,神箭建功无数,受招安前就有一打祝家庄射落敌方指方向的红灯、曾头市射死曾涂的大功,三者综合起来看,位列马军五虎将可谓实至名归。
但花荣并没被列入五虎将,而是被封为马军八骠骑之首。
不说普通人,就是不少大家也为之不平,比如褚同庆先生就在《水浒新传》里直接将花荣“提升”为马军五虎将之一。
宋江为什么这么安排?
梁山排的一切座次、职务,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为花荣未被列入五虎将鸣冤,实际上是对梁山泊的排座次和分配职务的逻辑没有透彻的理解。
首先,就要说到宋江和吴用对花荣的定位了近卫军指挥官,而五虎将的定位是一线野战指挥官。
除了梁山草创、人手不足的时期,不得不作为野战指挥官偶尔冲锋陷阵以外,花荣在中后期定位一直是近卫军指挥官,是宋江最信任的贴身保镖。
近卫军指挥官必须具备武艺高强、头脑冷静、忠诚度无可置疑三项特质。
五虎将中,关胜、呼延灼有将才,更适合派出去独当一面,林冲是晁盖系代表,秦明不够冷静、董平则人品可疑,八骠骑中或与宋江渊源不深(如徐宁、杨志、张清、史进、索超)或武艺不如花荣(如朱仝、穆弘),步军正将中李逵虽然忠诚度没问题,但厮杀起来容易进入暴走状态,显然不是个合适的保镖人选,燕青是卢俊义的亲信,其余步军正将虽然武艺不差,缓急之时毕竟两条腿跑得没有四条腿快。
如此一来,虽然惯厮杀的好汉众多,近卫军指挥官却非花荣莫属。
因为近卫军指挥官的身份,花荣也较少主动出击,但宋江每次外出侦察或执行特殊任务(如在青州赚呼延灼),他必与吴用一起陪同;每到中军或者宋江本人遇险,花荣必然大显身手(如在乌龙岭中伏时连珠箭射死王绩、晁中,后来又箭射邓元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