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江山一统> 第九十七章为什么放弃治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为什么放弃治疗(1 / 2)

袁绍自领冀州牧之后,声威大震,帐下人才济济,可谓兵强马壮。

有了实力,自然不能白白浪费,于是袁绍就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令他不爽的、可以称为敌人的人——幽州牧于笃。

提起于笃,袁绍就恨的牙根痒痒。远的暂且不提,就说去年冬天,要不是他横插一扛子,老子早就入主冀州了,还用等到现在?

现在老子帐下战将百员、精兵十万,你于笃又赶巧不在幽州,正好让我夺你的地、占你的家,嘿嘿……

将这个想法一说,没想到立刻召来一干谋士的反对。要知道,这些谋士,平时大多数时候都尿不到一个壶里,今儿怎么这么齐心?

这么想着,就把疑惑的目光转向他的头号谋士兼功臣——许攸,那意思就是:怎么回事,给哥解释解释。

见袁绍先点了自己的名,许攸微微有些不悦:重量级的人物不都是最后出场的吗?我还寻思等着他们说完了,我好出来一语定乾坤呢,这叫你给整的。

不过谁叫咱拿着人家的工资呢,老板发话了,自己自然要表示表示。当即出列道:“主公,属下觉得,现在与幽州开战,实在是不明智的举动,一旦开战,胜负尚在两可之间”。

两可之间?那就是说我可能会输咯?袁绍当即脸色一沉,不悦的道:“哦?那你说说看,怎么胜负尚在两可之间?”

“其一,不管主公承认与否,于幽州乃天子钦封的幽州牧、护乌桓中郎将、关内侯,跟主公又无血海深仇,如果主公轻挑战事,不光师出无名,还会受道义所遣”。

“其二,素闻于幽州鼓励工商、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又北拒胡虏,使百姓安居乐业,在幽州颇有威望……”。

“哼,一帮泥腿子,即使被泥腿子夸的好上天,又有什么用”!

许攸的话还没说完,袁绍就不屑的冷哼。

唉……许攸见袁绍这个样子,心中不禁暗叹:没有这些泥腿子,你吃什么,穿什么?谁替你打仗?

唉,谁叫咱拿着你的工资呢?没办法,忍了两下,把这口气咽肚子里,许攸接着道:“其三,幽州兵强马壮,实力并不弱于主公。虽然于幽州率军出征河套,但幽州仍有田丰、审配、田畴为之谋;赵云、徐荣、裴元绍为其战,加上饱经战阵的数万铁骑,呵呵,主公即便取胜,恐怕也是惨胜”。

这次袁绍倒没有反驳,想起那个白袍小将出神入化的枪法,袁绍就感到深深的无力。看了一眼下手的颜良、文丑,心道:也不知道这两个家伙加一块够不够人家下菜的?

见袁绍竟没有开口反驳自己,许攸顿时神气了许多,腰杆也挺起来了,下巴微微翘着道:“这第四嘛,就是幽州外有强援。不论是占据草原的乌桓人,还是并州的杨奉、白绕,只要于幽州一声令下,都会倾巢而出。而主公的族弟、豫州刺史袁术,虽然跟于幽州素有旧怨,可为奥援,但……远水难解斤渴呐”。

想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不过……真是不甘心呐!

暗自咬牙切齿了一番,袁绍才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哈哈,见袁绍出言询问,许攸心里这个爽啊:这下该给我涨工资了吧?

当即胸有成竹的道:“虽然幽州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但他们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地域的劣势”。

“幽州偏安一隅,地处北方,贫瘠苦寒。虽然于幽州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但仍然改变不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土地贫瘠、人口稀少”。

“从去年开始,每月都有大量青壮流民从青州不远千里迁徙幽州,就能看得出来幽州有多缺人”。

“我曾经私下里打探过,这些流民,少则数千,多则过万,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迁徙。我怀疑,这是幽州跟青兖徐三州中的某个势力达成了协议,暗中买卖人口”。

“我大体算了一下,光是去年一年,经过渤海郡进去幽州的青壮流民就多达十二三万。至于这些人的去处,主公想必是知道的吧”?

袁绍点点头:怎么会不知道,他不知道有多羡慕于笃那个军屯措施。可惜,他还要依仗冀州的世家豪族,而他们,则是冀州最大的地主。没有土地,拿什么搞军屯!

随后,袁绍便若有所思的道:“你是说,要我把这些流民都给截住?”

“主公英明”,许攸小小的拍了袁绍一个马屁:“主公此举,相当于一下子掐住了幽州的命根子,哈哈,主公真厉害”。

袁绍矜持的摆摆手,淡淡的道:“哎,不要说这些虚的,还有什么一块说了吧”。

“是”,许攸嘿嘿一笑,继续道:“胡人历来无信无义,主公可遣人使重金于乌桓头人。于幽州敢不远千里的出征河套,不就是仗着他后方稳定嘛。只要乌桓人一乱,嘿嘿……”。

“还有,壶关乃连接冀州跟并州的要道,主公可遣使奉重礼拉拢上党太守张扬。现在并州杨奉、白绕势大,张扬没有靠山,最后只能被吞并消灭,现在主公伸手拉他一把,他还不得对主公你感激涕零、言听计从啊。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