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我真是皇帝> 第12章 春祭大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春祭大典(3 / 4)

大,但举办时间,地点,次数都不一,均由皇帝决定。

二曰尾祭,在年初举行,主要是为了总结这一年的得失,规划来年的发展方针。

因为尾祭与冬祭时间大致相仿,太宗皇帝嫌麻烦就合在一起办了,后来便成了惯例。

哦,对了,作为已经登基的刘邦,迎娶皇后时也要举办一次祭典,也就是大婚。

“虽说春祭不比国祭,尾祭盛大,但到时,四方诸侯,皇子都会回京,各个大臣也会出席,马虎不得。”

那也就是说,四方人马聚集京城,奶奶个腿,这种场合,就和许多大公司举办的交流会一样。

表面看,就是一群人在吃喝玩乐,实际上呢,这就是一个牌局,供各个大人物博弈的牌局。

既然是博弈,自然有输赢,有些人一无所获,有些人收获颇丰。

那些公司如此,这事关天下的皇家盛宴想必更是暗流汹涌,杀机四伏。

想到这,刘邦就觉得菊花一冷,一个太后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更别提其他各路‘英豪’了。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他们吞的连渣子都不剩啊。”

刘邦的头又开始隐隐作痛。

思考间便到了养心殿门口。

这里的护卫换了人,没有一个是刘邦熟悉的面孔,见他回宫,左右侍卫纷纷行礼“恭迎陛下。”

一个个身高体壮,中气十足,刘邦眼睛一亮“禁军崛起,看来也不仅仅是因为太后的扶持...他们本身也很争气。”

这不禁让刘邦对禁军的统领,那个叫卫青的男人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

回到养心殿。

王忠在泡茶,刘邦则趴在御案上发呆,做皇帝也是一件苦差事啊,但自己能不做吗?

不能。

既然无法逃避,就只能咬牙面对,这是刘邦一贯的态度。

他想了想问王忠“往年的春祭大典是怎么办的?”

王忠停下手里的事情道:“往年是陛下携手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娘娘一起祭拜天地,神明,然后率领众臣亲自下田耕种。

晚上还要举办酒宴,奖赏有功的大臣,将军,勉励优秀的皇子。”

嗯,古代版的总结会议。

“那得到奖赏的大臣,武将都有谁啊?”

王忠想了想道:“去年,有宰相霍大人,吏部尚书康大人,户部尚书林大人,以及大理寺丞顾大人,武将有...镇北将军袁自成,宣威将军冯孝风。”

“受到称赞的皇子呢?”

“有三皇子齐王,七皇子淮南王,还有九皇子赵王。”

“嗯?怎么没朕吗?”刘邦脸一黑,皇帝表扬,太子是必须的,这是潜规则,但出乎意料的是,他那位便宜老爹竟然没夸自己?

王忠跪下“请陛下恕罪。”

刘邦骂了一句“动不动就跪,你的膝盖这么软?起来,看得心烦。”

品了一口王忠端来的茶,刘邦暗自思量,霍政,林清徐,这两人很明显不是太后那一拨的人,反之,那位康大人与顾大人十有八九是太后的人。

刘邦能得出这个结论其实也很简单。

用人之道,在于平衡,每一个总经理手下都会有很多个副总经理,帝王之道,大同小异。

刘跃虽然昏庸,但一个在皇位上做了三十几年的人就算再烂泥扶不上墙,这点道理肯定懂得。

“既然这样,今年我就学便宜老爹,两边各找两人。”

太后那一方的人选...吏部尚书刘邦没见过,蔡商与顾让两人他还是有点印象的,能够被太后选去当主审官,所属阵营不言而喻,刘邦决定就选他俩。

宰相那一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霍政是处于下风的,自己要与他结盟,必须得给他加加油,况且...宰相嘛,百官之首,论功行赏怎么能少,还有一个...

刘邦想起了今天在虎眺泉碰见的吴应哲。

“他是礼部尚书,是这次总结会议的主持者,奖赏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一来,大臣这一块就算是解决了。

至于武将...禁军统领卫青必须要算一个,剩下的便让太后去选。

最让他头疼的是皇子这一块。

便宜老爹在的时候,所有皇子都是晚辈,不管表扬谁,都没有话说,但如今...自己是众多皇子里最年幼的一个。

这就很麻烦了。

他可不信自己的那些哥哥们都是好说话的主,这事还得太后来办,不过想来,像这种出风头的事,太后也不会拒绝。

只是...这样一来,大半的事都让太后办了,自己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存在感?

虽说,在这皇宫里忍气吞声当孙子没办法,但在那么多人面前,可不行,要是被文臣武将发现自己什么也干不了,那还了得?

公司里,无能的经理百分百会被自己的手下干掉,要是一个皇帝没有了威严,尤其是在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