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吗。那个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之武哥。我建议你从党校跳出來。到基层工作几年。用自身的经历去感受理论。才能更详实。更真切。等到你的基础牢了。阅历丰富了。回过头再去做理论研究。头脑中自然就有了最真实的资料。我现在就是在一边学。一边做。一边做研究。彼此印证。察遗补缺。真感到受益菲浅……”看到赵之武有了心动的意思。严宁终于将在肚子里憋了老半天的话提了出來。一个劲的窜掇赵之武勇敢地跳进政治舞台。
“呵呵。严宁啊。我算听明白了。这话在这等着我呢。什么时候你摇身一变。成了你赵伯伯的说客了。怎么腔调都是一模一样的呢……”赵之武不从政。可不代表他脑子笨。何况严宁恨不得一促而就的表现也实在有些急了。这话一出口。赵之武立刻明白了。严宁说了这么多。原來是在给自己下套呢。都说严宁的心眼多。现在一看。果不其然。
“沒有。沒有。之武哥。你可别误会。我是就事论事。可沒有给赵伯伯做说客的意思。不过我觉得人生几十年。若不大胆的尝试一下。可浪费了大好时光。这就是我的个人浅见。咱们哪说哪了。再说下去。之武哥你又该误会了……”人的观念形成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想要把定型了的观念扭转过來。也不见得是三两句话就能做到的。看到赵之武有了警觉之心。严宁及时地收住了话題。
“其实我也不是反对从政。主要还是看不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甚至你死我活的官场恶习。严宁你从乡镇的副镇长走到如今的县委书记。经历的凶险保证不少。这其中的苦楚怕是只有你自己知道……”看到严宁不再继续劝说。面带微笑的往自己的酒杯里续满了酒。这一紧一松。一收一放之间。倒让赵之武变得更加地犹豫了。
不可否认。严宁说的很有道理。也确实说到了赵之武的心里。坐在党校的办公室里。一年四季。千篇一律的重复着一件事。是人都有厌烦的时候。更让赵之武接受不了的是。党校的工作模式几乎已经定了型。本该是思想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发展到如今这个时候。俨然成为了上传下达的传声桶。全国各地的党校。特别是冰城市委党校的同志更是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务。若是有点激进的表现。立刻就会被视为异类。这使得赵之武的观念有了动摇。最近也一直在琢磨自己是不是真的选错了行业。
“之武哥。你这么说可就错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是避免不了的。官场里的争斗可能要多一些。毕竟所处的层面不一样。或是政治立场不同。或是执政理念不同。或是看待事物的出发点不同。甚至是利益分配不同。都能引起争斗。但不能以偏概全。更多的是求同存异。互相妥协。谋求发展。而且。有争斗才有动力。有争斗才有进步。治大国若烹小鲜。特别是在咱们国家。沒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彼此不相信对方的观念和思想那是正常的。所以求同存异。谋求平衡的着力点。才是问題的关键……”严宁的话语犀利而又充满道理。把赵之武反驳的沉默无语。脑子里忍不住的冒出了想要跳到官场中试试水的念头。恰如一颗种子。瞬间就在赵之武的观念中扎下了根。隐隐有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