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争宋> 第一百四十三章 遣使赴辽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三章 遣使赴辽国(2 / 2)

臣下有“诗友”之交比较盛传的是《題李俨黄(huang ju)菊赋》 昨日得卿黄(huang ju)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

包拯听完高兴的说对仁宗说到:“对啊您看我说不假吧本诗将李俨所做《黄(huang ju)菊赋》佳句名诗比作缤纷的菊花余香袅袅风吹不散“袖中犹觉”写得尔雅有致特具韵味反正我包某是写不出來”

欧阳修这个气就差沒瞪他一眼心说写不出來你这得瑟

仁宗看着欧阳修点点了头刚要开口司马光站了出來司马光与欧阳修可是挚友他知道欧阳修一百个不愿意去于是站出來说到:“启奏圣上臣认为欧阳永叔不适合永叔学问沒的说不过这掌管翰林院公务繁重为国家选择良材才是重要更何况契丹人好战选个文弱之人去不合适”

他这么一说大伙又将目光都投到了种谔身上种谔一拨愣脑袋谁也不看他是武将天生就爱咋咋的脾气他也知道也轮不到他去所以干脆不理会

仁宗摇摇头他不是觉得种谔不行而是种谔的职责比欧阳修更重种谔掌管枢密院国防的大事他负责怎么能跑去跟邻国一个皇太后贺寿去呢

这会轮到太子赵曙出场了他叹了口气说到:“要说这辽国这事说起來也不是大事辽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 这种治理颇似西夏的藩汉两制”

王旁一看太子说到正題马上想到此时应与太子有关赵曙消息灵通当年都能知道月下的生父是狄青更何况辽国的信息好吧 选我吧

赵曙微笑的看了看王旁说到:“要说这一国两制的制度还是王侍郎对此官场管理熟知更何况有前次出使西夏的经验”

王旁不等赵曙继续往下说再多说了牵扯出何里钵的身份那就不是一两句话说到清楚的早晚这事还得轮到自己身上杠死屌朝上不死接着晃

想到此王旁跨前一步大声说到:“给辽国的一个老太婆贺寿何须麻烦各位军机繁重的大臣臣王旁愿往”

本文特注:关于辽国国号问題此时间应为契丹但为了读者阅读方便统一称之为辽国再此加注以示说明: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6年改元神册改渤海国为东丹国立其长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后为辽的藩属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并定都于此)改汗称帝正式定国号为“辽”后被后汉高祖刘知远击退还都幽州、上京983年萧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