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等着韩琦上奏辽国太后大寿之事但他忘了一件事韩琦通常即使有本章也是最后一个上奏宰相韩琦手中握着本章心里正琢磨着事出使辽国该推荐谁去好呢自己年事已高不愿意长途奔波以往都是富弼那个老家伙去现在富弼服母丧不在朝中再看新任宰相曾公亮都六十多岁了皇上肯定不会派他去他四下看看这些官员能够资格代替宋朝出使辽国又能让皇上满意的人还真沒几个
仁宗皇上此时有些乏累近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稍微侧着坐了坐接下來大臣的奏折按照惯例能当时处理的处理掉需要再议的就放到一边三天一次的朝会每次都是快到晌午才完事越听到后來仁宗越觉得脑袋昏沉沉的
轮到薛向上奏薛向指出陕西路厢军、禁军总数达二十五万人之多而这些士兵中年迈体弱、身患疾病、玩弄雕虫小技者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因而薛向建议在陕西地区斥退那些不能上前线打仗、又不能为国家服徭役的士兵并由朝廷下达明文:将领无端役使士兵者以违**处
本來这个事仁宗皇上点点头准奏就是很简单的事偏偏仁宗皇上这会犯困身体乏累也犯了糊涂朝堂之上的官员似乎也看出仁宗乏累薛向刚刚奏完还手捧象牙笏站在大殿之中等着仁宗的回答再看仁宗皇上:他用一个胳膊架在御座的侧端的俯首用手撑着头眼睛半眯着有些似睡非睡听完薛向上奏仁宗皇上的另一只手稍微抬了抬又放下他心中想着这事又太子决断就好了又想起王旁对陕西路十分了解两下同时想脑子就乱了结果竟将两件事合在一起说出了口:“皇儿王旁如何看此事”
此话犹如在大殿上的一个闷雷将所有人都打愣神众官员面面相觑张大嘴巴面露惊异之色包大人和王安石更是大吃一惊怎么自己儿子变成皇儿了这玩笑可不是随便开的但是谁也不敢出声每个人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王旁心说额滴神啊他妹子加他大爷的这让老子怎么接话啊不说话皇上问到自己名字说话等于承认自己是皇儿而且皇上看似昏昏欲睡这要是在说梦话谁敢惊扰了圣驾把皇上吵醒可要掉脑袋的
算了你睡我也睡装睡谁不会王旁双手执着象牙笏头一低眼一闭爱咋咋吧他闭着眼睛都能感觉到太子赵曙眼中的火都要把他烧化了
大殿之上平时的群臣议事你一言我一语偶尔夹杂着交头接耳的嗡嗡声都是仁宗习惯的声音就好像有的老婆听不见老公打鼾睡不着觉一样仁宗也是这样突然听不到群臣议论大殿一片寂静盹儿立刻醒了他也意识到刚才说错话了可是话出口怎么能圆呢
皇上眯着眼看着众人赵曙正侧着头看着王旁从仁宗皇上的角度光看见赵曙带着硬翅幞头的后脑勺再看王旁一副事不关己朝堂之上装睡的样子仁宗暗笑这小子倒是聪明皇上假意伸个懒腰振了振精神说到:“此事压下退朝后宣太子和王侍郎垂拱殿议事”听他这么一说大臣们都明白仁宗刚是口误自己给自己找折太子赵曙心里这个不是滋味连自己的名字皇上都能喊错了
宰相韩琦慢慢悠悠站出來现在他想到了好的人选王旁只不过他和赵曙的出发点不同他更不知道即使自己不推举王旁太子也会力荐
韩琦上前一步奏到:“启禀圣上过两三个月就是辽国(注)太后大寿辽国送來请柬邀请我国派使者贺寿请圣上遣使赴辽以表两国盟好之意”
仁宗看看韩琦韩琦身边是曾公亮沒有了富弼的身影仁宗心中有些失落:仁宗开口向众位大臣问道:“哪位大臣可愿意出使辽国”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宋国的官员都怎么了这里不乏有自知能力不济也有不愿去辽国的
“宰相可有合适人选”
王旁这会醒了他本來就是装睡更何况听到出使辽国几个字
韩琦有多老道他纵然是心里想推荐王旁也不明说:“不知道皇上心中可有人选臣愿与众位大臣合议适合之人”
仁宗皇上朝百官看了看无奈的问道:“哪位大臣可推举合适的人选出使辽国”
太子心里骂着韩琦老滑头这会包大人说话了他就知道一会肯定有王旁反正他也是当朝的元老又有威望在他清了下嗓子示意他要说话了“启奏圣上微臣认为出使辽国者应有文采我听说那耶律洪基也是喜欢汉学之人诗词造诣颇深若是一般年轻人怕去了担当不了此任”
王旁听了偷笑还得说是义父大人向着自己先把自己择出去了
群臣又是一阵嗡嗡声仁宗看着包大人老包啊老包满朝文武新官就不说了就你们这几个老臣早把你们看透了就耶律洪基那几句诗词也能在我大宋朝提得上造诣深么
“哦这我到沒听说群臣有谁知道耶律洪基做过什么诗词么”仁宗故意问道
包拯假装刚刚注意的欧阳修也在朝廷似的惊讶的说到:“哎呀欧阳翰林学士肯定知道是吧永叔”
欧阳修看了包拯一样心里这个骂你这庇护义子也罢了干嘛把这雷推我身上谁不知道这辽国当今皇上耶律洪基想起一出是一出最爱刁难使者但是包拯既然这么说了如果说自己不知道岂不是让人笑话
沒办法欧阳修硬着头皮说到:“辽国皇上通音律善书画爱好诗赋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