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吗?我以为二弟你会推荐沮授。”即便沮授不曾是诸葛亮的幕僚时,诸葛瑾便看出了沮授与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不寻常,对于诸葛亮的这个提议稍微错愕了一下,随即陷入了沉思,诸葛亮知道他在奇怪华歆与诸葛亮平日中并无交往,为什么诸葛亮会推荐华歆来出任廷尉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他怀疑在暗中华歆已经成了诸葛亮的人。
其实有些时候两个人本来没有关系,只不过因为虚无缥缈的怀疑,在加上些许的推波助澜,两人的关系便开始变得煞有其事,有时候甚至会弄假成真。诸葛亮故作神秘,对华歆与诸葛亮的关系避而不谈,道:“大哥,沮授成了小弟的幕僚,再出任廷尉一职未免就分身乏术了,华歆这个人虽然有些滑头,但廷尉一职很容易得罪人,刚正不阿的人未必就做得好,我看华歆的左右逢源正好可以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你看……”
或许是华歆身上的弱点太多,诸葛瑾经过刚才的考虑已经不把他放在眼里,表示同意道:“只要我们在大事上不去干涉华歆,他出任廷尉一职倒不会捅什么大篓子,我没意见。”
诸葛瑾的话中自然是暗示在有关诸葛家大的利益方面,诸葛亮和他最要都不要去影响华歆,在没有多余的压力下,华歆自然会秉公处理。这点与诸葛亮不谋而合,毕竟两人都是诸葛家的子弟。
诸葛瑾身为太傅,乃是协助诸葛圭处理中央大事的,诸葛亮虽然也是身份显赫,担任占诸葛家近半实力的青州刺史,但终究是个地方大员,在中央官员的任命上,只有推荐权来。放到诸葛亮前世的记忆来说,诸葛瑾是中央的部长,诸葛亮则是地方的省长,级别虽然是一样的,但权力却不同。说通了诸葛瑾,华歆出任廷尉一职的事情就基本上成功了,诸葛玄那里,他是很少关心官员任命这方面的事情的。
诸葛亮夹过一块卤汁牛肉,放在嘴中细细咀嚼,味道变得无比的美好。在内厅的中央,陈府的歌姬在进行着歌舞表演,那些歌姬纵然生的娇媚艳丽,但莫说与婉儿梦燕相比,就是比起诸葛家训练出来用于送人的美姬也是逊色一筹,显然诸葛亮和诸葛瑾都是无心去欣赏这些庸脂俗粉。
在不远处的郝昭和剑枫那桌,两人都是有了自己的心中女神,也是并没有看表演,而是全心全意地与他们眼前那些大餐作战着。若是王双在这里的话,恐怕他会继续发扬他来者不拒的风格,同厅中的那些没见过大世面的中层官员一样,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些艳丽歌姬吧。
吕蒙与泰山的郡守吴质被安排在一桌,自从两年多前他奇迹般的得到了神枪之后,为了配得上一个女人,就开始疯狂的读书。两年的努力让他虽不能达到什么文人雅士的水平,但也不至于在文人雅士面前丢了面子,眼下他正在与那个近二十年前便与诸葛瑾交好的吴质侃侃而谈,这令诸葛亮很欣慰,自己看中的手下起码没有什么成不得大器的粗人。
其实诸葛亮一直很好奇,吕蒙所看中的那个女子是谁,但每当诸葛亮提起这个问题时,他总是面色很尴尬,左顾而言他,诸葛亮清楚他当时心里只想说一句话:打死也不说。这种举动令诸葛亮不禁怀疑,他不是看上了婉儿吧?如果真是这样,诸葛亮倒要把他打个半死,敢对我的女人动心思?若是赵雪,嘿嘿,不好意思,虽然不是我的女人,但我喜欢,那我就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诸葛亮和诸葛瑾之间一时沉默了下来,诸葛亮边吃些东西,便想着这些没营养的东西以做轻松。自从今日进了陈府之后,诸葛亮的脑中一直在考虑着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在刚才的一阵子,诸葛亮终于做出决定,对身边的诸葛瑾一脸郑重的道:“大哥,小弟有一件事想拜托你。”
“什么事?”诸葛瑾的面上有一丝惊奇,自从两兄弟各自开始独立理事以来,在一些小事上虽是互有帮助,但总体上早就是相互提防,哪有用这种语气求人的?
“明日便是五日一次的早朝,希望大哥能向爹谏言,在月末出征的北伐军中,增设一个督军的职务,地位将与统帅赵云平级,处理战争的善后事务,直接向爹负责。”诸葛亮道出了诸葛亮的要求。
诸葛瑾一下沉默了下去,深深地看了诸葛亮俩眼,半晌才道:“二弟,这个要求倒是不难,爹在前些日子便有了军政分家的打算。莫非这个督军的位置你想来做?”
诸葛瑾毕竟是在诸葛圭身边理事,对诸葛圭打算的一些动向比诸葛亮了解得更多,这就是地方与中央的区别呀,虽然诸葛圭在表面上并没有决定立谁为王世子,让诸葛亮三兄弟间保持了良性竞争,但在蛛丝马迹中处处可以看出,诸葛圭还是倾向于长子继承,所以让诸葛瑾跟在他身边处理全国大事,而把诸葛亮和诸葛均派到了地方之上。
面对诸葛瑾赤裸裸的提问,诸葛亮点点头。诸葛瑾面上露出一丝喜色,但又转瞬不见,郑重地道:“二弟,你可是想清楚了?”北伐战争将至少持续一年,离开青州就意味着离开了大唐的权力中心,在这一年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至少与爹见面的机会就会少上很多。所以大哥对此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