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清末大土豪> 第一卷:日俄风云 第四十七章:日俄战争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日俄风云 第四十七章:日俄战争爆(2 / 3)

1万码,炮弹重达550磅,飞行中发出特殊的轰鸣,而被别称为“火车弹”[3] ),在旅顺外

日俄高级将领在水师营会见围构筑了炮兵阵地和平行壕,对俄军的防御工事步步进逼。1905年4月18日,日军发动第2次强攻,迨至1905年4月20日,发起了第3次强攻,但仍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原因很简单,因为俄军有何家军的二个炮兵团参战,炮弹如同下雨一样,一炸就是一天,能攻下来才怪。

大山希命令乃木希点交出指挥权,暂时由总参谋长尔玉源太郎指挥。

尔玉太郎经过了解后,找到何家军的软肋,不知道从哪里抓来上千名百姓,威逼何家军撤退,炮兵团长疤三只能带2个炮兵团撤退。

尔玉对炮兵的运用远远强于乃木,经过调整部署后,一天就攻克了203高地,主要是何家军撤退。

高地的陷落,基本上决定了旅顺战局的命运。

日军在高地上建立观察哨,校正炮兵射击,以海岸防卫用的28cm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俄国舰队。

1905年4月22日,被俄国人称为旅顺俄军防御“灵魂”的康得将军毙命。4月25日俄方正式签订投降文书。此时俄军尚有官兵3.24万名,火炮1210门,炮弹80万发。整个旅顺战役过程中,俄军损失2.4万余人,日军损失约8万人。

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只要旅顺牵制着大量日军,只要旅顺口的俄国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决定战争的结局。如果俄国欧洲地区的舰队东调,还可能改变海上形势,并切断日军海上补给线。因此日军不惜重大代价攻取旅顺,归根到底是解决日俄战争的根本问题——制海权。

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歼,使日本获得完全的制海权(至少在俄国欧洲舰队到达之前)。日方竭力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因此,日军统帅部迅速将第3军转移至奉天,同时新编第5军(鸭绿江军)也向奉天开进。

到1905年4月25日中,奉天地区日军,在长达100余公里的战线上集结了5个军,27万人,1282门炮,600挺机枪。

大山希的计划是:以新到的第3军、第5军分别迂回俄军两翼,第1军、第2军、第4军以正面进攻牵制俄军于沙河地区,并保障第3军、第5军的迂回运动。主攻指向俄军右翼,由第3军担任。

此时,沿沙河一线集结的俄军成3个独立的野战集团:右翼为第2集团军(拷尔巴斯指挥),正面25公里;中央为第3集团军(比尔林格指挥),正面20公里;左翼为第1集团军(涅维奇指挥),正面45公里。暴露的翼侧由独立部队掩护。

俄军总兵力达33万人,炮1466门,机枪556挺。在害怕爆发革命的沙皇政府催促下,库罗元帅决定发动酝酿已久的攻势。

在乃木第3军北上之前,企图在沙河一线击溃日军主力,这样就爆发了黑沟台会战。

黑沟台会战

日俄双方对比,俄军在兵力和火炮方面均占优势,库罗元帅计划用第2集团军(5个军126个步兵营、162个骑兵连639门炮)共10万人担任突击,任务首先是占领奉天.西南约40公里的一个村子沈旦堡(三叠铺)。

库罗元帅认为该村是日军整个阵地的关键。

而这个方向上的日军,实力却异常薄弱,仅以骑兵第一旅团的秋山好古部8000人警戒宽大正面。

二十五日来攻的俄军有:黑沟台方面的2个师(由32个步兵营编成),沈旦堡方面的1个师(由16个步兵营编成)和向日军左侧插过来的米舒钦柯骑兵军(72个骑兵连)。

被包围的日军秋山好古部率先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了机枪,把冲锋的哥萨克骑兵打的尸横遍野。

大山总司令官十分重视战况的发展变化,在紧急调动位于后方的第8师立见尚文立即奔赴黑沟台的同时,也从各条战线抽调可能抽出的兵力,编成临时预备队进行反击。

4月26日至28日,日军西翼的各部队进行了浴血奋战。

立见尚文部子弹用尽,被迫进行了一场世界最大的白刃突击,突破了俄军对秋山旅团的包围,1月29日拂晓,以临时预备队的第5师,在由柳条口至长滩的西北方向上,分割攻击敌人阵地,以期各个击破黑沟合以南之敌。

又一次由于克鲁泡特金总司令官缺乏果断,丧失了千载难逢的好战机。

由于他担心俄军第2军可能会遭到分割包围。因而没有积极扩大黑沟台方面的战果。

特别是由于日军部署在中央位置的部队(主要是第2军)的牵制活动,进一步增加了作战正面的危机感,以至几次拒绝俄军第2军司令官的增援要求。

结果,不但停止了对黑沟台方面日军的进攻,而且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日军渡过了一次最大的危机。

奉天之战

随着日军第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