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重生南朝> 第137章 议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 议事(1 / 2)

晌午过后,长安的天空变得有些阴沉起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位于长安城,卫将军府的暖阁内。

刘义真微笑着坐在上首的翘头案后,底下分别是王修,刘乞和沈庆之,而许久则恭敬的站在刘义真一侧。

看着底下的三人,特别是看到一身甲胄的刘乞,刘义真心中高兴。两年不到,刘乞已经从自己的跟班,成长为可以独领一幢的将军了,这是好事!

高兴之余,刘义真笑着看着沈庆之,对着王修和刘乞道:“这位就是杜主簿像我推荐的沈庆之,沈弘先。”

闻言,王修和刘乞皆朝着沈庆之微微拱了拱手,沈庆之则赶忙像二人还礼。

介绍完,刘义真才看了眼王修,微微笑道:“长史,关中选贤之事准备得如何了?”

王修朝着刘义真微微拱了拱手,答道:“禀小郎君,皆已准备妥当,关中各地察举的贤才这两日陆续可抵长安。各郡中正也按长安公要求,在民间选得了一些寒门子弟,这两日已有不少来了长安城。”

刘义真听得点了点头,又道:“那士子们对突然的这种选才之举反响如何?”

王修微微笑了笑道:“反响到是不错,只是因为加了不少寒门子弟,所以不少高门士子似乎有所怨言!”

“呵呵...”

刘义真不肖的笑了笑道:“不用理会!这选才用贤啊德者居之。如今的关中刚刚平定,属于治乱之时。”

“俗话说,乱世用重典。咱这重典啊,既要在律法上严苛些,在这选才之上,也要不拘一格。只要是能带兵打仗,治国安邦的,不论出身,不论贵贱,皆用之!”

说着,刘义真笑了笑,道:“这样吧,让钦天监的选个黄道吉日,先选一批人才出来再说。”

“至于此次选才之人,就由长史你来担任吧,你来做这主选官!你就以我卫将军府长史的身份,兼任雍州大中正吧!至于朝廷的任命,我亲自向彭城发一封文书,先做了再说!”

“诺!”

王修起身,朝着刘义真恭敬的拱了拱了手。

“至于此次选才的副官!”

刘义真微微一笑,看了眼沈庆之道:“弘先,你不妨先跟在长史身边熟悉下关中政务。这样吧,我任命你为我长安卫将军府文学掾,暂代参军。你以此身份协助长史做好此次的选才大计!”

“诺!”

此时的沈庆之实在有些受宠若惊。

他实是没想到,刚来长安刘义真就让他暂代参军,这可是可以直接参与关中军政事物的商议和决策的。至于文学掾,恐怕只是为了安抚某些看不惯的人的心而已。

看着神色间有些激动的沈庆之,刘义真微微一笑,既然要用人,就因该信任他,重用他。

然后又看着王修道:“长史,至于其他此次参与选才的官吏,你自行安排!”

“诺!”

“至于人才选出来之后...”

刘义真摸着下巴,微微笑了笑道:“把这些士子们,安排到聚贤馆,我呀亲自在主持一场考试!然后选出头名,二名,和三名,这三人直接在我卫将军府掾属任事!”

“诺!”

说完选才之事,刘义真又看了看王修,道:“长史,我这里还有一件事,需要长史去做,而且与选才同等重要!”

王修一听忙道:“请长安公吩咐!”

刘义真摸着下巴微微思索了一阵,然后看了眼沈庆之,道:“在武康时,弘先给我提了一条建议,就是再招募两万军队合霸营两万人,在霸上,扶风,冯翊,蒲阪,后面我自己加了个杏城,在这些地方施行军屯之策。”

“但是,长史也知,去年初因为顾及到关中人口,所以霸营招募的新兵也就两万人。可是到如今,除了未央宫中所查找到的姚秦时期的关中人口户数外,我卫将军府对现在关中人口户数,还是两眼一抹黑啊,关中如今到底有多少户,多少人我是真不清楚!”

“我也不瞒长史,呵呵...”

刘义真说着眼中竟是露出一丝狡黠道:“回来长安之前,我和我父亲聊了一个多时辰,很多都是关于关中人口的。”

“我给他说,关中大概还有二百万人,可我实在心里没底。但是父亲相信了,还承诺说,如果人口有那么多,我关中可再扩军十二到十五万人。长史,关中到底有多少人,还得麻烦长史去查啊!”

听完刘义真的话,王修坐在那里有些发怔,宋公竟然准许小郎君扩编十二到十五万人,他就不怕他百年之后,小郎君拥兵自立。

到是这军屯之策,因为周遭如胡夏,西秦,魏国虎视眈眈,对于眼下的关中到是蛮适合。要是计划的好,三五年囤个两三千万斛应该不是问题。

“长史,长史!”

看着有些发愣的王修,刘义真微微一顿,连着叫了两声。

闻声,回过神的王修朝着刘义真微微拱了拱手,然后又朝着沈庆之拱了拱道:“弘先大才呀!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