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女子叫红娘,听起来名字和青楼女子一样,实际上,红娘就是个青楼女子。
当然,能够成为三皇子门客的青楼女子,自然不是普通的青楼女子。
红娘很早就很出名了,红娘的母亲是青楼主人,原本也是一个风尘中人,后来据说和一个书生一夜风流,后来书生远走,红娘的母亲心中尚有牵挂,就生下了红娘好生抚养。
红娘素来喜好音律舞蹈,初次现身便震惊了红娘所在的小县城,无数的王公子弟追捧,曾有骚人途经,做下“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的名句称赞红娘。
红娘不满于流传下来的舞蹈音律,选择闭关一年,然后游走诸地三年,最后行至长安,震惊于长安的繁华,一夜之间散尽以前积攒下来的万贯家财。
第二日,红娘于长安城楼上搭起台子,一舞动长安,最初只有寥寥几人观看,后来人口相传,红娘从晌时四点一直跳到夜晚十点,力脱而晕厥,长安万民如见天人,竟有不自持者跪拜,口中云:“今日方知仙子之舞姿婆娑。”
那一曲舞蹈被命名为《霓裳羽衣舞》。
红娘长安城中跳遍《霓裳羽衣舞》,陋室中,庙堂中,浅巷中,层楼中,或是一口清汤箪食,或是无数玉盘珍馐,红娘不为金钱名利,只为舞出生平最美之舞姿,流传为长安的一段佳话,当时的红娘,只有十八岁。
随后,跳遍了长安的红娘消失了,曾有外地别国来长安富商豪门想要邀请红娘去他们那里跳一场《霓裳羽衣舞》,红娘说:“《霓裳羽衣舞》是长安的舞蹈,别的地方,没法跳。”
那些人不信,红娘就跳了一遍,看完之后,纷纷离开,确实,这是长安的舞蹈。
没有人知道红娘去了哪儿,但是长安依旧流传着红娘的故事,如今的红娘已经二十一岁了,曾有人说红娘厌倦了长安离去了,也曾有人说红娘被贵人看中,从此《霓裳羽衣舞》销声匿迹,时至今日,众人才知道,红娘成了三皇子的门客。
红娘坐在了楼中央闭目养神,在场的人都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就连李青衣也见过红娘的表演,知道红娘但凡跳舞之前都会闭目养神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不是必须的,但是却会让红娘感到平静,当然,期间外人可歌可静。
在场的人却不愿意打扰红娘,过了一会儿,红娘站了起来,深呼吸了一口气,冲着皇上的位置行了一礼,红娘也是修行者,不然当初也不可能跳足足六个小时舞蹈,自然能够感应到在场的气势的中心。
皇上威严浑厚的声音从三楼传来:“不必多礼,红娘你三年不现于世人眼前,想不到居然是入了小三的门下。”
红娘抬起秀气的眉毛,然后不卑不亢地对着三楼皇上的位置说道:“启禀皇上,民女不是三殿下的门客,只是曾经和三殿下有过一个约定,一本古乐谱和一本公孙大娘的亲手笔记,换民女三年之内完成一件事,如今也快到期了。”
皇上说:“小三和小七这个比试早就长安人尽皆知了,小三可是要你赢了这场比赛?”
红娘摇了摇头,说道:“三殿下只是让红娘舞一曲《霓裳羽衣舞》,不论胜负,不过跳的必须是红娘这三年研习所改进的《霓裳羽衣舞》。”
在场的人不知道霓裳羽衣舞这种舞蹈怎么可能还有改进的余地,不过想到既然有古乐谱和公孙大娘的亲手笔记的话,恐怕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在场没有一个人的大脑能够突破他们原本以为的美的极限,想象不出来到底还能美成什么样子。
皇上没有说红娘怎么可能输这种事儿,而是颔首一下,说道:“你跳吧。”
红娘点了点头。
霓裳羽衣舞的动作没法形容,那是一种类似于美的概念,用人类贫乏的身体展现出来,舞始一动,包括一开始自信满满的路关南,都觉得自己这一次一定输定了。
明明是白天,但是开启了行宫太清宫中的阵法之后,整个太清宫变得十分灰暗,几盏微弱的元气灯像是幽怨的照射着红娘。
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乐器相间穿插,如同珠玉相撞一般清脆,透露着一股飘渺的气息,红娘的姣好身姿就随着乐律轻轻的舞动,红娘的舞动很轻,动作很小,和当年的霓裳羽衣舞不一样。
当年的霓裳羽衣舞一开始就让人陶醉,如今却是几乎看不出来红娘的动作,乐声听起来似乎有些随意,但是却让人十足的享受。
渐渐的,随着几次变调,红娘的动作开始展现出来,跟着节拍,或是轻舞,或是拍打,整个人如同和周围的昏暗灯光融为一体,在场的人大部分都是有修为在身的,但是却香山寺看不清红娘的动作,似乎红娘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是就是那么美。
当红娘的动作开始转向了急促,那些乐器也开始齐奏,红娘的腰肢如同超越了人类极限一样的扭动,将身体的柔韧和美感展现到了极致,随着乐声从冷清转向迷醉转向铿锵,几次转变让观众的情绪也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