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人声鼎沸的柳元镇此时也迎来了宁静的时光。
柳元镇的东面郊区,距镇子一公里外有一片竹林占地约一千六百平方米,茂密幽深,竹林内部有一直径十多米的小湖,月光下泛着银光,湖中有一块大石坐落湖的正中央,石是花岗,呈椭圆形,很大,至水面露出的部分高就有十八米,直径十二米开外。
这块大石很特别,如何特别?在它面向东方的那一面竟然有一人工雕刻的门,门分两扇,门上刻有两人模样,是两个手持长矛,披甲持盾的战士。
他们两个,一个左手持盾,一个右手持盾,一个左手持矛,一个右手持矛。两人面向外左右站立,双矛交叉,像是真正的卫兵日夜守卫,阻挡所有的擅闯者。
林中除了虫鸣奏乐,静无人声。
陡然,一道影子快若清风的划过密林但却丝毫没打破这片宁静。他悄无声息的越林而过,站立在银色的湖面之上。
银亮的月光照射到这个人身上,身材魁梧,一身紫色锦衣长服,背部绣着一轮细月图纹,宽袖白边,腰间系着一条玉色绸。一头断发,方脸阔鼻,满面络腮,刚气异常。此人正是洪涛。
深夜,他一人来这无人无兽的竹林小湖干什么?难道是赏月纳凉?显然不是。
洪涛在湖面上抬脚前行,几步走到石门前。他看着石门,举起右手比划出一套手决。
手决捏完,门上两个守卫的雕画忽像活了般收起相互交叉的长矛竖放身旁。门缓缓的向内开启。洪涛信步行进门内,待他进入后,门又缓缓而关,两个雕刻守卫又再次将长矛交叉,威严挺立。
门内是一座大厅,大厅呈正方形,高八米宽八米。从石门进入,入目的是一副宽四米,长六米的壁画,画上山林水流,惟妙惟肖。画前布置着三张长三米的红木白皮坐沙发,一张横放,两张竖放,中间则有一张白石长桌,桌上放着一瓶,瓶中养的却不是花,而是一棵青翠碧绿的树,除这些最醒目的外,大厅里其他精美别致的盆栽,镶金嵌玉的装饰,让整个大厅显得富丽堂皇。
洪涛刚进大厅,一身穿紫色侍服的侍从急忙迎上前来恭敬道:“洪班头。”
洪涛轻应一声,随即他对这侍从问道:“刘大人现在何处?”
“刘大人此刻在乐音室研曲,洪班头可有要事?”侍从问道,他知道洪涛是来找刘大人的,但此刻刘大人正在钻研乐曲,没要事他可不敢打搅,惹得刘大人不高兴,洪涛是没什么,但他可就难过了。
“去通报一声,就说我有要事要和大人说。”洪涛也知道刘大人酷爱音律,没事也不敢打搅。
“是,洪班头在大厅稍坐片刻。”侍从一听是要事,应了一声就去通报了。
不一会,侍从回到大厅,走到坐在沙发上的洪涛旁边道:“洪班头,刘大人在乐音室等你,我带你过去。”
洪涛点点头站起来跟上侍从。侍从带他走上厅旁的楼梯,上到二楼,走过一条红地毯铺的走廊,来到一扇玉做的卷帘门前。侍从在门前恭敬道:“刘大人,洪班头来了。”
‘叮’一声琴音从卷帘门内传出,侍从立刻会意,他拉开卷帘对洪涛道:“洪班头请。”
洪涛走进乐音室,在帘外,除刚刚的那一声琴音没有任何声响传出,但刚一入内,迎面而来的是一首美妙的旋律。
乐音室是个半圆形的房间,除了雕着纹路的墙壁四处没有任何摆设。房间的中间有一人身穿紫色华服,华服上绣纹鲜明,宽松大气。他席地而坐,身前有一古筝,他此刻正专注的弹奏着一曲乐章,似根本没发觉有人进入。
洪涛没有出声,他走到那人几尺外,哪里有一小桌,上有一壶茶水和一盘瓜果,他到桌前同样盘腿席地而坐。品了口茶,洪涛闭目倾听,品味着乐曲的旋律。
随着结尾音响起,一曲终了。洪涛睁开眼睛,笑道:“雄伟高山,刘大人的音律越来精深了。”
刘大人虽被洪涛称为大人,但从外表看说洪涛比他大十多岁都没人怀疑。刘大人长发齐腰,玉面英姿,薄唇梁鼻,剑眉星目,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抚了抚古筝,叹道:“这算什么精深,还不及慕容姑娘万一。”
洪涛没有接话,他知道自从刘大人听过一次慕容姑娘的奏曲后,这就成了刘大人的心病。他转移话题,说出了今晚要找刘大人商讨的要事:“刘大人,今日镇里来了个人,这个人来的很蹊跷。”
刘大人一疑,“如何蹊跷?”
洪涛接着道:“这个人叫孔卓柳,就是杀死壮鬼的人,但我看出他也受了些伤。他说刚来柳元镇不久,可却没有任何入镇的记录,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而且他不太愿意提及自己的来历。我和此人接触的时间不长,只在收壮鬼尸体的时候和他交谈了两句,但他全身散发着一种儒雅的气息,并且他有字。”别说,他还真蒙对了。孔卓柳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是洪涛不知道瞎猜的这么准而已。
“哦,有字?”刘大人眉头一抖。
“是的大人,他有字,字‘天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