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辰卷第四章当年剑光穿云影,今朝风雷引天惶2
二人走近云中楼。
云中楼外青雨花石铺地,一片洗炼无华。八尊青铜香炉立于广场两侧,炉中清火幽幽,透过铜壁散漏清芳。云中楼百年间恍如昨日光景,不受半点风尘沾染,一派清霄福楼圣地。
这亦有万年风华的云中楼如宝塔模样,背靠半壁高山安坐云端。正前望去,只露出半面九层红木盏楼,古香古色。
来至门前,有紫木双门紧掩,却瞧门两旁又有一副对联:
左联是“不识云门真面目”
右联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抬头在看半空中,有金鱼飘浮门缝顶端。往上再看,楼门槛上锲有一块青水石壁,上刻四个大字:“云中重楼”
古孝快一步来到门前,看到木门上并无锁环,用力一推,深紫檀门丝毫不动。古岳北跟上前去,与他指了指头顶上悬金鱼,顺带着又从衣襟内摸出一把也是金鱼嘴儿的金匙,摇了摇递给了他,道:“门锁为鱼者,是取其不暝守夜之意。”
古孝接过金匙,还不知该如何打开木门,只觉金匙突然发力脱手而去,飞到半空金鱼边上。“吡”地一声,金匙自吸进了鱼嘴儿。先前漂浮门顶不动的金鱼,忽然游动起来,如在水游。左右波动了数圈后,飞到古岳北身旁来回穿梭。
“你这条小鱼儿算是替我看守云楼百年,我予你造化,你替我守楼,如今故是互不相欠,而今以后你自寻有缘处吧。”
谁知这鱼儿恋恋不舍似的,一缓一急在古岳北背后躲闪,不让古岳北瞧见它。
古岳北摇头欣然说道:“好了好了,走吧,去寻一个好去处吧,或许有朝一日待你脱凡成灵,尚或有再见之时!”
这金鱼通灵有识,听得懂古岳北之言,要知别离,恍然游荡中,竟流出几滴眼泪,落在地上化成了珍珠。
金鱼化成一道金光,朝山下去了。古岳北弯腰将鱼泪所化珍珠捡起揣入怀内,心道:未曾想这鱼灵有情有泪。
鱼灵飞走后,檀门失去了百年禁制,从中展开一道幽光。古岳北双手轻推,木门敞开。云中楼藏之百年烟尘,犹如宣泄一般朝楼外天地扑面荡来。
山云炉烟染上楼中烟尘,如岁月迷沙朦胧,迷住了古岳北双眼。这百年来他长卧山底,每抬头上望,但知楼踪,不见楼影。那年他亲手封了云门,不曾有泪;今日云楼重见天日,他不能落泪。
烟尘散去大半,跨过门槛,云楼大殿大有一引之宽。左右各挂有十八副小莲花洞天三十六峰水墨,清洒怡然。
殿宇正中高堂之上,黑金匾额甚是堂皇,气势宏然书有三字“君子殿”。匾牌下两把逍遥椅一张大挂着一幅高山月夜图。
老少二人览过水墨,行至堂中,心想不一。
这幅高山月夜淡墨轻岚,层层渲染,只见高山明月下,白衣男子手持鲜红长剑,凌于高崖之上。男子执剑身后,朱红长剑在画中一笔勾出,鲜明而凌厉。
那画中男子一手持剑,一手拎着酒壶,似有醉态,山门之前酒坛碎片满地皆是,酒痕四流。再看画中高崖山门让人眼熟,清晰可见二字“云门”,原来此画中之云门便是殿外对岸那云门崖!却看作画何人,画上无一字一印。
古岳北见古孝望画痴神,遂详解道:“此画算是咱们云门峰当之无愧的镇山之宝。是咱雪辰阁开阁先祖古雪辰祖师所留,这画上无一字一印,后人据画中景取名为‘月夜云门图’,然而所画之事与画名有异。相传此画有时,云门峰顶尚不是两崖相望。万年前有一夜,雪辰祖师在云门峰上作乐醉酒,兴意大发之下一剑开山。方才我们所过锁链深涧,便是由万年前一剑而生的。但此画所记已过万年,传说是真是假,无从可知。至于说云门峰到底为何而有。如何而立,自有雪辰祖师的道理。”古岳北说完神情向往,觉得仍有不尽,道:“哈哈,不过依我看来,雪辰祖师醉酒意兴,一时喝了大晚,没摸清上山道路,加之酒劲一热,随手一剑就将山峰斩为两半。”
古孝一听画中人乃是雪辰祖师古雪辰,心中油然生出敬畏,再听是古雪辰将云门峰生生劈成两峰,会想起先前所过云门峰高山涧之宽深,这下一刻便跪在画前紧忙叩首礼拜。
古岳北见古孝如此作法,他心中傲然念想:“孝儿当真是心有灵性,故心纯者畏敬,而不畏恶啊。”
古孝朝画中雪辰祖师拜礼后,抬头时却被画中古雪辰所持长剑所吸引。
寻常画中,花有娇艳之红色,日有残阳落红,但此画中之长剑却独生红色,与全画故事不在一图,是另有何意?
这幽山墨月中,古雪辰提酒携剑潇洒逸致,但水墨清逸中多添一笔红痕,因古雪辰身份,这一剑鲜红恰到好处却又耐人寻味。
这画中鲜红长剑看得古孝心焦不解,但又讲不出缘由,莫名生烦,遂指画问道:“爷爷,为何这画里只有雪辰祖师手里的宝剑是红色的?”
这突然一问倒是把古岳北问住了,他不懂画,依画编故事擅长,详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