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生群芳谱> 第2章 漂亮姐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漂亮姐姐(1 / 2)

赵志远从打谷场回来时,大概下午五点左右,但天已渐黑,只是北风似乎停了,像是要下雪的样子。

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电灯,即便是再节约的家庭,也不会在这大过年时省电,有富裕些的人家,甚至把电灯扯到院子里的树上,整夜不息,照的院子里亮堂堂的。

村子里不时有零星的鞭炮声和狗叫声传来,夹杂着小孩子们的欢笑,一股记忆中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赵家湾所处的位置是群山之间的一个盆地,地势虽不像大平原那么平整,但房屋也少去依山而建的危险和烦恼。

赵家河——赵家湾旁边的那条小河,从西面深山流出,一路蜿蜒来到赵家湾,在村西不远处折向北,又在村北一里多地的小山脚下折向东,然后在村东北角留下几个深潭后向南,最后在村东又向东流去。

如果把赵家湾所在地的地图放大了来看,赵家河在这里就是个“几”字形,如同缩小了的黄河般,赵家湾就在赵家河的河套里,呈不太规则的长方形向南排开。

赵志远家在村子中部偏西的位置,沿着村西的大路走到村子中部,一条横贯赵家湾东西的大路把赵家湾分为南北两部分,赵志远家就在从西数第五家。

或许是天色已晚的缘故,赵志远没有遇到行人,一路来到自己家门前。

大门敞开着。在赵家湾,只要不是家里没人,或者晚上睡觉,否则就没有把大门关起来的道理。

赵志远吸了口气,走进院子里。

赵志远家的房子是土改时他爷爷分到的,一直使用到现在。如果不出意外,这个院子会一直用下去。

正对门的是影背墙,墙面上斑驳地画着一幅山水图,经过岁月的涂抹,如今只是隐约可见。下面是一个浅浅的池子,里面种着一些花草,当然,现在是冬季,没有花草可供欣赏。

从大门到影背墙的这块空地似乎铺了整块青石,延伸到影背墙的两端。

绕过影背墙,一条半米宽青石铺就的直道向北延伸,尽头是青砖蓝瓦的三间正房,而在青石直道的东侧,则是四间红砖筑起的东屋,厨房就在最南的那一间。

孙秀芳此刻正在忙着晚饭。家里穷,平时吃不上好的,两个孩子又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趁过年有点好东西,总想让两个孩子多吃点。

赵志远走进厨房,看到妈妈穿着那身暗红色的棉衣,拿着锅铲正在炒菜。在赵志远的记忆中,妈妈冬天好像只有两套棉衣,除了这套暗红色的,还有一套青灰色的。

看到儿子进来,孙秀芳宠溺地笑了笑,转过身,左手拢了一下眼角的鬓发:“别冻着了,快过来烤烤手。”

前世赵志远在小学和初中闯祸时,还叫过几次家长,当时,父母总是一边对老师赔笑道歉,一边温和地责怪自己,自始至终都没说过一句狠话,更不要说挨打。

等赵志远读了高中,一惹祸就打二爹的电话,让二爹帮忙处理。那时赵志远的二爹已经是撤地建市的临湖市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每次都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可一旦他再次惹祸,还是会帮他解决。

在京城读大学时,赵志远的四爹已经是卫戍部队某部领导,不但帮他解决了许多祸事,甚至曾经派出自己手下的士兵帮赵志远打架。

直到二姐死亡,匆忙赶来的父母看赵志远的眼神,也只有不敢相信,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做出那样的事。

至死,赵志远的爸爸都没有责怪过他一句话。而妈妈,则在弥留之际拉着他和大姐的手,满怀希望地说了一句话:就剩你们两个了,要好好活着。

可惜,这个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

“妈……”赵志远扑上前去,用力地抱着妈妈,把下巴放在妈妈的肩膀上,哭了起来。13岁的赵志远已经长到1米65,并不比孙秀芳矮。

孙秀芳被儿子的举动吓到了。在她的记忆里,儿子上次这样哭,还是6岁以前在自己的怀里。这几年儿子越来越大,很少见他哭,即便打架打得狠了,顶多哼哼两声,像这样抱着自己就哭,从来没发生过。

孙秀芳以为儿子惹了什么大事,顾不得锅里的菜,扔下锅铲,揽着儿子的后背,一边拍一边焦急地说:“咋地了小远,不哭不哭,有事给妈讲。”

“妈,我想你了。”赵志远抹着眼泪说道。

“真的?”孙秀芳不相信。

“嗯,我真的想你了。”赵志远用力地拥抱了一下,放开手说。

“你这孩子,看把妈吓的。”孙秀芳也看出了赵志远不像闯了大祸的样子,舒了口气,笑着说,“天天见,还这么想啊,真是个孩子。”

赵志远抹了把眼泪,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就是想。”说着,走到灶台下烧起火来。农村的灶台,烧的都是柴禾,如果一个人做饭,就要向灶膛里填一把柴禾,然后再到灶台上忙;如果有人专门烧火,就轻省许多。

“咋地了?咋地了?谁欺负小远了?”赵志远一把柴禾还没填进灶膛里去,就听到二姐赵志雨清脆的声音传来,紧接着厨房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