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大这种人,龙三只得深深的送去一个白眼,以表示自己对这种人的鄙视之情。
“侯爷。”铁禁不知从哪里悄悄的出现在许炜的身边,道:“朝廷已经派人将皇上赏赐的东西都送过来了,除了那三百万两白银还在国库之中等侯爷离开时才能拉取,其余的东西都安置妥当了,还有这宅子我都已经派人守卫了,现在很安全。”
许炜轻轻的嗯了一声,将目光投向湖中那些依旧翠绿的荷叶,语气不知是欣喜还是无奈的说道:“皇上这次的赏赐,还真是一把双刃剑啊,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将我拉进了这势力复杂的朝局,虽然我知道咱们迟早会对上掌握三十万大军的孙家,可没想到会这么快,快到已经开始打乱我的计划了,你说这孙家要是和那史弥远一脉联合起来,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找盟友了?”
铁禁想了一想,道:“若是他们要联合起来对付我们,那侯爷要好好计划一下,孙家手握大宋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在军事上的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而史弥远的党羽遍布各处,在朝局上的势力可以说是最为庞大的,若是我们要想找盟友,我看副宰相史平斋一脉是最为合适的人选,虽然他的势力不如史弥远,但也是现今能和史弥远对抗的唯一势力,同时在他的身后还有皇上的支持,这样也不会让我们处于风口浪端,除了史弥远外,或许还有一个世家值得我们去结盟。”
说道这里,铁禁就闭口不言了,他明白许炜知道他说的是那个世家,但这其中牵扯的事情太多,而且也不是他能插嘴的。
许炜的神情一晃,嘴角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其实在他心中,对廖家的感情并没有多么深厚,在他的性格中,其实是不想借助廖家的实力,甚至是有些抵触,但这世界上有很多让人身不由己的事情,逼着人们去改变,从刚开始的步步维艰到现在的一方诸侯,许炜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很多人都在向往这权利的追逐。
从刚开始的感性到现在越发的理性,从起始发展时的小心翼翼到现在杀伐果断,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身实力的不断膨胀,若是在数年前,许炜绝对会避开孙家和史弥远这样的庞然大物,但现在手握有着现今兵备的十万精锐,让他在对上孙家和史弥远时虽然有些压力,但更多的还是野望,敢于交锋的野望,对权利实力追逐的那些野望。
但有些时候,还是要去改变,就像是现在,虽然忠武军实力强大,但这十万人马在大宋百万大军中只是一匹出色的黑马,十万大军只是让利州和成都府有了自保之力,不论是面对金国,还是蒙古,甚至是背后那百万大军,许炜和忠武军现在的地位,其实比史弥远强不了多少。
许炜心中也明白,关于火枪的消息瞒不住多久,就像现在的金国已经大力打造火枪,相比较金国来说,孙家和赵昀很快也会开始打造火枪,一只蝴蝶的翅膀都能掀起一阵风暴,更何况是经济文化发展最为激烈的南宋呢。
因此十万大军远远不够许炜心中的目标,所以他才会在几年之前就发展后备兵源,而人口和武器是许炜在发展基础时最为需求的,但人口的不断涌进中,需要大量的金钱去安顿和发展他们,利州的经济也需要自己的大力扶持,从南宋税收中占据近九成的商税就可以看出,发展利州和成都府的基础是多么重要。
而忠武军的耗费也非常巨大,除了忠武军个人的饷银是南宋军队标准的三倍就可以看出,每年光是饷银就相当于三十万大军的数额,除了饷银之外,士兵的住宿和伙食都可是说得上是南宋中最好的,而这些巨额的开销也只是军费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则是用于盔甲火器的制造和研究之中。
随着火枪的不断应用,火枪会慢慢普及,忠武军现有的火枪虽然在这个时代中非常先进,但要不发展的话,与其他各国的火枪差距就会不断缩小,这也是许炜最不想看到的,因此火器的研究是许炜最为看重的一部分,也是最烧钱的一项,因为这不仅仅是火器单一的发展,更是这个时代中与火器有关的工业水平的发展。
若是再行扩军,那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现如今许炜的银钱被分作三部分之用,一是大量采购囤积粮食,要是全面开战,这些粮食就是黄金,而是大量采购铁矿石,关中之地的矿石分布较少,因此矿石的采购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这两项外,剩下的银钱便用于其军费和利州成都的发展之中。
时间和金钱则是对许炜至关重要的,可计划赶不上变化,许炜只能在金钱上不断的付出,想要达到缩小时间的差距,但金钱许炜也缺,照目前的发展态势,要是还想扩军,或许用不了几年就要断了。
因此与廖家的结盟是许炜计划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让许炜最为纠结的一环。
“这件事以后再说吧,过几天向史平斋送去一封请帖,就说我在这里宴请他。”许炜淡淡的说道。
“是。”
“你先下去准备今晚大宴的所需的一些东西吧。”许炜摆手道。
“是。”铁禁回道,便离开了。
天色渐渐暗去,等到夕阳完全落下,“嗡”“嗡”的号角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