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则带着剩余的人马押解贼寇回到成都府,同时让墨卫将消息向许炜传去。
反贼已被剿灭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便被焦康获知,焦康心中自是一片喜悦,待李校回城之后便在府中大摆宴席,用来庆祝。
此后两天时间过去,李校在王朔率兵安顿灾民后便将军队一直驻扎在成都府内,连着两天也没见动弹,焦康见此心中有些焦躁,按理说李校他们剿灭反贼后应该率军回利州了,为何却驻扎在成都府不动了,难不成是要什么好处不成?
若是让他搜刮民脂民膏他肯定乐意,可要是让焦康把搜刮出的钱财分给别人的话,那就相当于要了焦康的性命。
想到这里,焦康便有些坐不住了,连忙带人向李校的大营而去。
待焦康来到李校大营时,还没等兵士禀报,便率直走向李校的大帐,掀开了厚厚的帐帘,焦康瞬时一愣,本以为大帐中最多只有李校几人,可此时却坐着数十人。
当直的主椅上坐着一个年约二十来岁的少年郎,乍眼看去仿佛一个邻家公子一般,可细看下去,却由一丝丝的威严从他身上散出,看似温和的眼神却流露出淡淡的利光。
让焦康的心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一丝畏惧,便将目光移至别处,而让焦康震惊的是:剿灭反贼的李校居然恭敬的坐在那少年的下首出,再看帐中的其他几人,都不是易于之辈,却对中间的那人都有一丝恭敬和敬重之色。
“利州勇冠侯:许炜!”焦康的心中瞬时反应过来,许炜率忠武军与金兵作战,并以少胜多的击败了金兵,同时斩首金兵大将,这个消息不止在利州境内广为传播,在成都府甚至整个南宋境内都较为流传。
李校乃是忠武军的一员大将,却对中间那人神态恭敬,不用问也知道那人便是忠武军统帅勇冠侯许炜了,虽然之前听说朝廷派梁大成统领利州军政,可现今看到这许炜,焦康便明白这忠武军的统帅仍是这许炜。
正当焦康思索时,只听见一句温和的声音在帐中响起:“想必这位大人便是成都府的焦康焦大人吧。”
焦康抬头看去,却是中央那名少年的声音,话语虽然温和,但有着淡淡的煞气,让焦康心中一颤,急忙躬身回到:“在下正是,想必大人便是利州的勇冠侯许侯爷吧?”
许炜看着面前的焦康,心中却是有些烦躁,听到焦康的回话,许炜只是淡淡的应道,便不再言语。
焦康看到许炜对他有些敷衍,心中虽然愤怒却不敢指责,许炜可是手握大军,若是得罪了许炜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但许炜和李校率军驻扎在成都府却让焦康心中摸不清头脑。若是他们不打算离开。
想到这里,焦康的额头冒出来冷汗,硬着头皮问道:“现今成都府匪患已除,不知侯爷和李将军还有什么事情,若真有事的话,侯爷不妨说出来,在下可以代劳。”
焦康话音刚落,便感觉有几股煞气向自己侵来,焦康瞬间脸色苍白,只得把头低的更下了。
许炜这次来成都府,只带了陈大和董战,铁禁等人和自己的亲卫队,并未让李校告知焦康,却没想到这焦康自己寻上前来,不过正好,有些事情可以做了。
想到这里,许炜沉声回道:“焦大人,我这次前来是有朝廷的旨意来颁布的,这次成都府发生了反贼叛乱,规模之大,足足占据了成都的大半领土,连同赵闯和张贺等人都死在了反贼的刀下。
虽然现在反贼已然伏诛,可朝廷对此却有些不满,因而让我带人来到成都,同时由我来统领成都军政,至于焦大人吗,朝廷表示对这次叛乱事件可以不予追究,但焦大人也有一些责任,因此焦大人可以自行卸掉成都府的知州之位了。”
焦康愣愣的站在原地,连同接旨时最基本的礼仪都已忘却,大脑一片空白,他虽然想到这次的反贼事件自己多少都会受到一些牵连,却不曾料到自己会丢掉成都知州之位,若是没有了这知州之位,自己以后还怎么敛财。
自己每年都会向朝廷的那位宰相上缴不少银两,为什么这次会丢掉知州之位?!还是让许炜统领成都军政?不对!焦康有些疑惑,即便自己丢掉了成都府的知州之位,那也不该是让许炜担任啊,应该是那位派自己的亲信来啊。
厅中众人看着陷入沉思的焦康,心中也有些震惊,虽然众人之前已经得知许炜的这个决定,但这却跟许炜亲口说出来的是两个概念:篡改朝廷旨意,同时将成都府的军政大权揽入自己手中。
成都府的领域比起利州虽然稍有差异,但也是一州之地,其中也有两座主城:成都府和嘉定府。
原本朝廷的圣旨只是让许炜派兵剿灭成都府的叛乱,但没让他统领成都府的军政,焦康每年的孝敬还是有些作用的。
之前众人便知道许炜来成都府是有所打算,却没有想到许炜是这样的决定,这若是在以前无异于是反叛之举,众人在震惊之余心中却有些兴奋。
陈大是许炜他爹救回来的,自小便在侯府长大,许炜做的任何决定他都无条件服从,而董战,李校,张猛三人均是许炜他父亲的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