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国色江山> 【349】 少主昏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49】 少主昏晕(1 / 2)

且说这北平王刘知远原來屯军寿阳。观察郭、史两军战况。先接郭威來报:“河北恒、定二州。驻守着三万人马。由巴兰哈卡与赵延寿二人领着。既不愿战。又不愿降。只是龟缩城内。呈请皇上定夺。”

刘王览表。向群臣道:“这巴彦哈卡原是辽人。自然不愿降我。不与我战。乃守土自保耳。如今敌众我寡。他不与我战。正是求之不得呢。”遂命杨业拟旨谕示郭威。即日挥军南下。直奔邺都。对杜威亦以劝降为主。如他亦不战不降则于就近屯兵。防他入援汴京。

接着又接史弘肇來报:“绛、晋一路。势如破竹。日前已取得潞州。河中的赵匡赞已经放出口风。有意归顺。现只是龟缩城内。且城外亦有郭荣一军在彼监视。故请皇上挥师从晋。潞南下。臣敢保皇师安达汴京。”

北平王览表大喜。即日统率一众文武。点起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晋州。來至潞州。当有史弘肇率领潘环等诸将出郭恭迎。就在潞州暂作行宫。计议下一步行程。

且说那萧翰得知晋阳兵马已两路分兵南下。汴京城内人心惶惶。自量难以挡抗。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又想到倘若河北一路为晋阳兵所踞。则断了归路。故急于北归。但又想到自己一走。汴京无人镇守。中原无主。必将大乱。不但回到上京不好交代。更恐自己归途上亦难免受祸。反复思量。想到前唐亡国后。郭无为乃唐?宗李存?之婿。旧恩未忘。不敢屠杀李氏子孙。还把李存?之子李从益。封为许王。晋亡后。耶律宏齐亦未削其封爵。现今见居洛阳。不如撮他出來抵当一下。也许可缓冲目前困境……

主意已定。便假传辽主将令。命部将刘祚前往洛阳。传许王李从益來汴京主持南朝军国事。就任汴梁留守。接替自己之职。

王淑妃闻报失惊。道:“如今刘王大军即将到來。尤如泰山压顶。无人能当。辽人尚且撤归北国。如令我儿出任汴梁留守。分明是送羊入虎口。替人当灾受过替死的。如何使得。”

待刘祚传达來时。便对刘祚哀求道:“我儿年少。不谙事体。岂能当此大任。烦将军转致左贤王大人。须另选能人才是。”

刘祚笑道:“娘娘休要推辞。北军都回上京去了。许王这一去主军国大事。可可的就是半个皇帝了。你不看呢。朝朝代代争的你死我活的。还不是争这个位置么。当年你们家的皇帝还不是靠拼命争得來的。如今毫不费神。左贤王就让你们家的许王去坐回这个位置。有什么的不好。别人那可是做梦也想不着的呢。可你倒还不愿意去。”

王淑妃道:“将军所说甚是。但吾儿生性懦弱。胆小怕事。毫无才干。是断断不能当此大任的。还是请将军代为禀告王爷。另委他人为好。”

刘祚笑道:“好叫娘娘得知。末将受上面差遣。自己是作不得主的。王爷千叮万嘱。请娘娘和许王明日便要动程。这是国家大事。万万不能耽误的。今日就请好好收拾细软。明日小将再來护驾。”说罢。便告辞走了。

王淑妃听了。吓得六神无主。推又推不了。辞又辞不掉。哪分明是死路一条。去了看來定是凶多吉少的。不如躲。也许能躲得了。于是。跟几个心腹宫人一说。一个宫人说起。她有个姨娘家在龙门哪边。她小时曾经去过。是认得路的。不如就躲到他那里去。

王淑妃听了大喜。就令这几个宫人草草收拾一下。只带金银。不带细软。都改作民妆。悄悄的从后门出去。雇了两辆车子。趁着黄昏。急急忙忙直奔龙门去了。

次日辰后。刘祚领着人马前來请驾启程。谁知屋里屋外都找不到王淑妃母子踪影。气得暴跳如雷。考问附近的人。都说昨夜傍晚时分看见淑妃带了几个人从后门出去的。再考究竟去哪里。他们一个都不知道。

刘祚无法。立命手下人马紧守四门。挨家逐户寻找。闹了一天。竟是毫无踪迹。又四出询问。得知当日傍晚有两乘车子从南门出城去的。便转令士兵一齐在城南散开。就各处的村落人家。像梳蓖子般的挨门逐户搜查。这才把他们找了出來。刘祚也不好得罪。只是命士兵软硬兼施。把他们塞进车子。押护到汴梁交差。

萧翰正在着急。早已招集朝臣。迎候新主。一见送來了李从益。即日便拥他御崇元殿就位受爵。接受百官朝贺。

那些当官的都是官场老混。这个年头改朝换代就如走马灯般的。一眨眼就换皇帝。只要你在朝中有个职位。不与新主子对抗。管你汉兵明天來还是后天來。他们都能保得住富贵的。因此都喜孜孜的前來朝贺。如今只要在朝中保住一个职位。明儿新主子來了就少不了你一个职位的了。

这李从益大抵也是少不更事。只知道自己的上辈是当着皇帝來的。接着也看着别的人家也当皇帝。可他自己却沒当过皇帝。如今这个“主持南朝军国事”虽然不是皇帝。但他知道辽人一走。剩下的也就自己是老大的了。虽说不是真皇帝。但和皇帝也差不多。再想。当年郭无为当皇帝。头上不是还有大辽国管着么。我如今还不就是这样。做个假皇帝总比沒皇帝做的好。因此。也兴冲冲的坐到御榻上去。萧翰指挥辽。汉百官朝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