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兀欲忙说:“将军稍安无躁。太后所为虽然叛情逆理。但终究是大辽的国母。又是孤王的祖母。千万不可妄动……”想了一下。密密向赵思温嘱咐一番。那赵思温依计而行。依旧带领本部人马为前队。大队北归人马紧随其后。逶迤返回上京。
萧太后见赵思温风平浪静领着人马回來。以为得计。便宣赵思温带耶律兀欲立即上殿。谁知不见兀欲。只见赵思温大队亲兵蜂拥进皇宫。把住了各处门户。太后见了。情知有变。但身边无兵无将。束手无策。护卫兵将全被赵思温的亲兵控制了。任你是雷霆大怒。也沒一个人理睬。那些兵士不管三七二十一。簇拥着萧太后。谁都沒让她见上一面。就送上马车。连哪些在后宫侍候太后的宫监侍女。一古脑儿都送到木叶山阿保机陵那儿去了。
说來这耶律兀欲也算得上是心存厚道。并沒有虐待他这位祖母。派人在阿保机陵墓前建了房舍。让她住在哪里。过了这下半辈子。
说來那里也不算寂寞。石重贵和李太后也是住在那儿的。算起來李太后还是萧太后的孙媳妇。石重贵是萧太后的曾孙子。可算得是四代同堂了。
不过。他们的待遇却不同。萧太后的生活消费。全是由上京送來的。石重贵他们一群人的消费却是哪些男女宫监们男耕女绩自力更生解决的。相同的是他们都平平安安地渡过了他们的后半辈子。
要说起这萧太后。本是个女中英杰。当年协助阿保机创业。以心狠手辣著称。为扶儿子登基。一出手就杀了五部落的头人。这下子为什么冷不防就栽在赵思温手上呢。这也是说來话长。
她毕竟是女流之辈。也沒有很多知识和经验。当她临朝执政的时候。碰到一些敢于当庭抗命。反对自己的人。一直都采用这一套。有谁不听她的命令。便大喝一声:“既然你不服哀家。你就到先王那儿去吧。”这个人也立即被推出去砍了。
这一着蛮奏效的。尽管是孤儿寡妇坐朝庭。倒管治得帖帖服服的。可是。最后这一次她就碰上个大钉子了。给这个钉子她碰的人就是赵思温。
赵思温是后唐明宗时投降契丹的一员将领。很受阿保机宠信。耶律宏齐继位后。他还是忠心耿耿的为辽庭效力。也很得到耶律宏齐重用。让他统领大军戌边。一次。萧太后一个名叫萧柏忠的侄子恃势横行。抢了一批朝庭送到赵思温部队的军饷。当时赵思温正戌守云州。由于军饷不继。几乎闹至兵变。赵思温大怒。把萧柏忠抓來打了五十军棍。还亲自带兵把他押送到朝庭。要求耶律宏齐把他斩首示众。
萧太后十分震怒。因为萧柏忠是她亲哥哥的儿子。堂堂王亲国戚。赵思温竟敢先打后奏。还要求把他斩首示众。简直是无法无天。便喝问道:“赵思温。你好大的胆子。萧柏忠是堂堂王亲。是谁给你的权力。敢打他五十军棍。”
赵思温抗声说道:“是天皇王阿保机给我的权力。天皇王说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萧柏忠不过是个王亲。连王子都不是。怎么不应治罪。”
萧太后见他竟敢抗辩。大怒道:“既然先王那么宠信你。哪你就到先王那儿去吧。”说完。又要命刀斧手推他出去砍头。
谁料赵思温不但毫无惧色。反按剑嚷道:“要说最受先王宠信的人。谁都比不上太后您。要是受先王宠信的就要跟先王去的话。第一个应该去的。就是太后您。你为什么不去。只要你去了。我立即跟着去。”赵思温此语一出。跟随赵思温的那一群将士听了。都一齐挥戈鼓噪起來。
萧太后使用这一招。百发百中。万试万灵。不想今日被赵思温顶了回來。要知到。她杀了一批人。也伤害了不少人。一些被杀者的子女亲属。都一直耿耿于怀。这话如今被赵思温说白了。把这张纸戮穿了。那些怀恨在心的人也都就鼓噪起來了。
萧太后见了。又气又惊。忙说道:“哀家是受先王嘱咐。扶持少王登基。如今要扶持少主。所以不能跟随先王同去……”
赵思温也高声答道:“小将也是受先王嘱托要保少主登基。要保契丹人的江山永固。所以不能跟随先王同去。”
那萧太后本是个刚烈女性。多年來独断乾纲。专横惯了的。如今耶律宏齐虽然临朝掌政。但仍为萧太后设座临朝。协理朝政的。从不曾被臣下如此奚落过。也是女人心性。既是狭隘。
又欠机谋。一心要逼杀赵思温。一时恼火攻心。又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來。便飒地抽出侍卫的佩刀。“卡嚓”的一刀。把自己的左臂砍了下來。强忍疼痛。说道:“哀家如今把这条胳膊送去陪伴先王……赵思温……你……你也该去……去吧……”她以为这样一來。赵思温必定无话可说。非死不可了。
这赵思温是一员出生入死的战将。不但胆气过人。且是机灵过人。见太后如此逼迫。分明是要把自己往死路上逼的。他也脱下盔甲。放置地上。从容说道:“既然太后可以以一臂伴先王。小将也愿脱下战袍。到木叶山终生为先王打扫陵墓。”
太后这一断臂。震惊了满朝文武。尤其是耶律宏齐。更是吓得惊慌失措。母后:是自己的生身母。是保自己